25.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移动点燃的蜡烛1到另一位置重做前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和C、C'(如图乙).
②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③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垂直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④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蜡烛1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
(3)步骤④中,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
(4)有小组没有完成步骤①,也得出了结论,这样做不妥。理由是
。
(5)完成以上实验步骤后,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将蜡烛继续放在C处,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则蜡烛的像大致在
处(选填“D”、“E”或“F”);
(6)移去蜡烛2,在蜡烛2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接蜡烛1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7)同桌右座位的同学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同桌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图甲中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同桌
(选填“有”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
(8)另一位同学小华实验时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按照正确的方法找到像的位置,同时在白纸上沿点燃的蜡烛1和未点燃的蜡烛2的边缘画图。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1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表中L
1是蜡烛1的右端到MM'的距离,L
2是像到镜面的距离,比较L
1和L
2,发现L
2总是小于L
1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小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小明得出的结论明显是错误的,原因是L
2有可能测量的是蜡烛2的左端到
的距离(选填“MM'”或“NN′”)。
次数 | 1 | 2 | 3 | 4 | 5 |
L1/cm | 4.00 | 5.70 | 6.80 | 8.80 | 9.90 |
L2/cm | 3.70 | 5.40 | 6.50 | 8.50 | 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