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种类 | 构造 | 应用举例 |
省力杠杆 | L1<L2 | 钳子 |
费力杠杆 | L1>L2 | 钓鱼竿 |
等臂杠杆 | L1=L2 | 天平 |
区别 | 概念 | 举例 |
实像 | 真实光线会聚成的像 | 小孔成像 |
虚像 |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像 | 平面镜成像 |
物态 | 有无一定形状 | 有无一定体积 |
固态 | 有 | 有 |
液态 | 有 | 无 |
气态 | 无 | 无 |
物态变化 | 过程 | 吸放热 |
液化 | 气态变成液态 | 放热 |
升华 | 固态变成气态 | 吸热 |
凝华 | 气态变成固态 | 放热 |
G总 |
g |
F浮总 |
g |
ρ水gV排总 |
g |
物质 | 铁 | 铝 | 铜 | 煤油 |
ρ/(kg/m3) | 7.9×103 | 2.7×103 | 8.9×103 | 0.8×103 |
c/[J/(kg•℃)] | 0.46×103 | 0.88×103 | 0.39×103 | 2.1×103 |
长l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 0.096 | 0.027 | 0.017 | / |
过程方法 |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
现象 |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音调越来越 。 | |
问题讨论 |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
现象结论 |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蜡烛移至图中a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 。把蜡烛逐渐移近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 (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 ![]() |
方法 | 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问理讨论 | 若蜡烛的像出现在了光屏的上半部,可能是由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未调至 。 |
过程现象 |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发现小车在 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 ![]() |
结论方法 | 若 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问题讨论 | 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 ,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 的关系。 |
现象方法 |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发现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盐,发现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还与液体 有关。实验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探头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问题讨论 | 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的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
装置 | 小雨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 |
图象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小灯泡的I﹣U图象。![]() |
方法 |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问题讨论 | 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 。 |
方法 | 小雨由电流的磁效应联想到:“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小雨提出问题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
结论 |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电能。 | |
问题讨论 | 把上述实验中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据此制成了 。 |
器材 | 木楔、细沙 (请从下列器材中选取2项,填写字母序号)A.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B.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和木块;C.刻度尺 | ||
实验步骤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数据记录表格 |
次数 | m/kg | q/C | U/V | v2/(m2•s﹣2) |
1 | 2×10﹣30 | 1.6×10﹣19 | 1 | 1.6×1011 |
2 | 4×10﹣30 | 1.6×10﹣19 | 1 | 0.8×1011 |
3 | 4×10﹣30 | 3.2×10﹣19 | 1 | 1.6×1011 |
4 | 2×10﹣30 | 1.6×10﹣19 | 3 | 4.8×1011 |
v2/(m2•s﹣2) | y/m |
0.8×1011 | 3.6×10﹣2 |
1.6×1011 | 1.8×10﹣2 |
4.8×1011 | 0.6×10﹣2 |
7.2×1011 | 0.4×10﹣2 |
m1m2 |
r2 |
2π |
T |
4π2L3 |
R2T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