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1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编辑部 2021年已接近尾声。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评选,《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让我们一同回顾2021年语文生活的流行印记。……“打鸡血”源于曾经流传的“鸡血疗法”。因缺少科学依据,该疗法早已销声匿迹,但“打鸡血”一词却流传至今,多用于调侃、讽刺某些人精神亢奋,有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近年来,升学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大量补习,“努力拼搏”。这种近乎疯狂的养育方式被调侃为是在“给孩子打鸡血”,简称“鸡娃”。如今,“鸡娃”之积极效果未见得有多少,父母与孩子身心俱疲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显而易见,“鸡血疗法”是不科学的,拔苗助长的“鸡娃”也是不值得提倡的。……(选自新浪网,有删节)【材料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者 咬文嚼字《人民日报》连发三个话题讨论:
新华社、紫光阁、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澎湃新闻、文汇报、上观新闻、天津日报、新民晚报、周到新闻、青年报、劳动报、东方网、封面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选自新浪网,有删节)【材料三】
“用纯正美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天津日报 本报记者采访了《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请他解读此次评选。 黄安靖告诉记者:“我们坚持一贯的评选标准,考虑所选条目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具体说,就是要反映年度特征、坚持价值原则、秉承规范理念。”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会语文生活中出现了一批反映党100年来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的伟大担当与气魄的“热词”,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等入选。而“双减”“元宇宙”等则充分体现了2021年的年度特征。
黄安靖谈到,《咬文嚼字》是全国唯一一本以“纠错”为特色的社会语文运用刊物,“我们倡导语文规范,提倡用纯正美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我们主张,评选流行语,要给母语增光添彩,而不能有损母语的脸面。我们一直坚持,选择优雅、美丽、纯正的语言符号,选出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词。”
对于今年十分流行的“YYDS”“绝绝子”“夺笋”等网络词语,黄安靖的态度是,“我们并不反对网友使用,但我们绝不赞成让它们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
(选自新浪网,有删节)【材料四】
十大流行语出炉,哪一个击中了你?人民日报评论 12月8日,《咬文嚼字》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在成千上万语词中,爬梳出十个“最流行”,这一现象本身一时也成了“流行”。 流行语词正在跨越“庙堂”与“江湖”、跨越代际与地域隔阂,走向互鉴互证,彼此耳熟能详。比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等时政语汇,虽非发端于2021,但入选了今年的“流行语”,说明其深入人心的程度。而网言网语的流动也很踊跃,“野性消费”“躺平”之类,源于网友线上互动互嘲,却不胫而走、老少咸宜,甚至登上主流媒体。
有意思的是,有的流行语,本身就是前后相继的关联事件,其问题导向揭示着深化改革的路径。比如“鸡娃”和“双减”。近年来,激烈的升学竞争使不少家长逼迫孩子补课、做题,近乎疯狂的养育方式被简称为“鸡娃”,让父母孩子身心俱疲。而之后流行的“双减”,则是决策层针对“鸡娃”现象的政策“良药”。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后,给每个中国娃和家长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双减”入选流行语当之无愧。一个个流行语记录下宏观政策在微观生活中的投影,让我们触摸到点滴变化背后的发展脉搏。
(选自新浪财经网,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