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徽州区坚持走“绿色+特色”减贫之路,把培育优质产业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出路和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坚持“长期短期结合、山上山下互补、集体个体共赢”模式,引导12个贫困村整合各类资金,发展茶叶、油茶、香榧、中蜂、皖南花猪、泉水鱼等特色产业,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产业到村覆盖率100%,其中5个贫困村成为区“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贫困村均建成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并被认定为徽州区农业特色产业达标村,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来源:《黄山日报》,2020年08月11日,有删改)材料三:
走“绿色”路,打“生态”牌,普洱市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民生,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茶咖、肉牛、生物药、林产业、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成为老百姓增收脱贫源泉。澜沧有机三七、景东核桃、墨江紫米、江城坚果、孟连牛油果、西盟蜂蜜等脱贫产品打响品牌,全市165万亩生态茶园、80万亩咖啡、38万亩特色生物药材,以及超过520万亩的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惠及广大农村的致富产业,增强了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来源:云南网,2021年02月26日)材料四: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1000万以上﹣﹣这是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年均减贫人口的数字。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一批批党员干部扎根基层线、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人民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感动山河;千年梦圆,就在今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全国一盘棋、没有局外人,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激发出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