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物理试卷 > 2020年九年级物理试卷 > 2020年山东九年级物理试卷 > 2020年山东滨州市九年级物理试卷 > 2020年山东滨州市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调研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调研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山东试卷、滨州市试卷、物理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调研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估测是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估测不是胡乱的猜测,是根据一定的生活或者科学常识进行合理的运算或者推理。例如:一斤鸡蛋(500g)的个数大约是8-10个,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500g
10
=50g。下列中学物理常识正确的是(  )
  • A.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dm
  • B. 一位中学生的的质量大约是5×103g
  • C. 一位中学生的百米速度大约是8m/s
  • D.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2.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一,中国先秦时就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和乃成乐”。《吕氏春秋》记载,皇帝令伶伦取竹作律,增损长短成十二律;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音。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幅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
  • B. 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m/s,超声波的速度要大一些
  • C. “音和乃成乐”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 D. 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被加热固体的质量为20g,比热容为2.0×103J•(kg•℃)-1;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热值为3.0×107J/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图中乙图正确的读数方式为A,读数为38℃
  • B. 该固体在AB段吸收的热量为1200J
  • C. 如图中丙所示,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DE段是沸腾过程,该固体为非晶体
  • D. 若在AB段燃烧了0.2mL酒精,那么该装置的效率为25%
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云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 B. 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并吸收热量
  • C. 使气体液化只能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
  • D. 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可知,自然界中的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5.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大镜的原理与光的色散原理相同
  • B. 小孔成像的原理与光的色散原理相同
  • C. 潜望镜的原理与光的色散原理相同
  • D.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6.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B. 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C. 由于惯性的作用,撤去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后,木块将会停下
  • D. 该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瓶中液体在喷出过程中,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 B. 该现象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C. 该现象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 D. 随着液体的喷出,容器对托盘的压强不断变小
8.某人先后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两次受到的拉力F1>F2
  • B. 物体两次的动能Ek1>Ek2
  • C. 0~6s内两次拉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
  • D. 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钨丝灯泡,乙是图甲的铭牌,丙是一种节能灯泡,丁是一种LED灯。理论上讲这三种灯的照明效果是:4W LED=11W CFL(节能灯)=40W钨丝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灯泡的实际功率是25瓦
  • B. 若钨丝灯因为某种原因灯丝变短了,相同电压下灯会变暗
  • C. 金属丝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正电荷
  • D. 理论上讲,LED灯比钨丝灯节能90%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  )

  • A. 通过R2的电流变大
  • B. 电路总电阻变大
  • C. R1消耗的功率变大
  • D. 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11.家庭电路中,当进户线的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且差值达到一定值时,安装在干路上的漏电保护器就会切断电路。则下列情况可能使漏电保护器切断电路的是(  )
  • A. 用电器短路
  • B. 用电器金属外壳没有接地
  • C. 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D. 小孩站在地上,手接触插座上与火线相连插孔的金属体
12.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奥斯特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通电导线必须南北放置
  • B. 扬声器与麦克风的原理是一样的
  • C. 没有磁感线的区域就没有磁场
  • D. 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3.下列有关热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很费力,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 B. 热水泡茶比冷水快说明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 C.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 D. 所有热机都具有四个冲程
14.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质量是40kg
  • B. 运送建材的质量是50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5%
  • C.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600N
  • D.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时,绳子上的拉力是500N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电建S,电压表示数为2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与灯泡L2的电流相等
  • B. 如果灯泡L1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 C. 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为1:2
  • D. 灯泡L1与L2的电阻之比2:1
16.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由中子和      构成,核外有一定的数目的      绕核运动。
17.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由于额温枪具有1秒可准确测温,无镭射点,免除对眼睛之潜在伤害,不需接触人体皮肤,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额温枪又叫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是一种      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18.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以流水为参物,小桥是      ;以老树为参用物,小桥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9.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确定S的位置和入射光线。

20.如图所示,一袋米和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袋米的受力示意图。
21.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      ,他可以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
(5)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的      
(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22.小明的爸爸是一位陨石收藏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学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就想通过测量这块“陨石”的密度帮助爸爸鉴别其真伪,如图所示:

(1)所用的实验原理是      
(2)请你帮小明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之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在右盘中增减砝码,某次加入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陨石”的质量为      g;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      mL.(如图丙);
③用细绳拴好“陨石”块,慢慢放入水中,直到      ,记下陨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如图丁;
④算出“陨石”的密度ρ=      kg/m3
(3)实验后,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陨石”有吸水性,经思考,他知道上述实验过程会直接导致在密度测量时,      (选填“体积”或“质量”)的测量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密度的测量值会偏      (选填“大”或“小”)。
23.小欣利用实验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
(1)请在虚线框甲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小欣用完好的器材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位置;
(3)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获得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如图乙坐标中绘制出电流与电阻倒数关系的图象;
实验次数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的倒数
1
R
-1 
0.4 0.4 
0.2 10 0.2 
0.1 20 0.1 

由图象可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小欣用一未知电阻Rx替换R,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未知电阻Rx      

24.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底面积为0.03m2,容器中装有水,质量为0.25kg、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细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后固定在木块下表面,并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缓慢匀速拉动细绳另一端,使木块从漂浮状态逐渐浸没入水中,木块不接触滑轮。不计摩擦与水的阻力,忽略绳重与体积的影响,g取10N/kg。求:
(1)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2)若水深为0.3m,则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3)拉力F的最大值;
(4)木块从漂浮到被细绳拉到完全浸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量。

2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的功率,电源电压不变,保护电阻R0=2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电源的电压为      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多少?
(3)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查看全部题目
【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调研试卷】标签
中考模拟试卷 最新试卷 山东试卷 滨州市试卷 2020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物理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下载高清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