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广东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广东湛江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广东湛江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20年广东省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年广东省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广东试卷、湛江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年广东省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4)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qiào bì      上,马爬不上去。
(2)jiǎo 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ù xiè zhì biàn      的神气。
(4)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èn lóng fākuì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二人远望,状如雕塑。
  • B. 他的山水画构图讲究,皴法多变,又不于传统的表现形式。
  • C.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 D. 他为我送来两本小说,我对他很感激,便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去掉“使”)
  • B. 日军借口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正式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删去“以……为名”)
  • C. 市政府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与“学习”调换位置)
  • D.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将“智能化、个性化”放在“提供”后面)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些年来,“国学”经典成为热门阅读对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经典的阅读不只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面对文本,个人获得的一种体会。这种体会可以是变成他们生活的一种精神力量,甚至是一种信仰。从这个方面来讲,这些传统文献,对他们生命起了一种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是交互性的,使他们从文本中读出了一些他们认为有意义、有用的东西。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闻鸡起舞、弘扬、挑灯夜读、国学经典、华夏文明、传承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不在酒      
②杂然而前      
③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乐”为主线,主要写了山水(含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是核心内容。
B.“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写出了“太守宴”的就地取材、不事铺张、不讲排场,也反映了滁州当地的富足。
C.这篇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郁闷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7.课外文言文阅读。
    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所获,虽畚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袴取之。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笑之/太守即人随其往
B.妇人显入人家/每晴初霜旦
C.车马人所窃/宫室之美
D. 偷者自言/异二者之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金 国 治 盗 甚 严 每 捕 获 论 罪 外 皆 七 倍 责 偿
(3)根据文段内容,谈谈金国的治国方法好在哪里?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当有所畏惧
郭庆晨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孔子指出的圣人的畏惧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崇敬,则很难生“畏”。
       ③人有所畏惧才能有操守和原则,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身立命。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从此,“四知”的故事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这时,有人提醒他十常侍要谋反。可何进并不以为意,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他动不动就会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这是恃器而无恐。
       ⑥还有那个“死读兵书”的马谡,把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奉为教条,盲目地以为只要将兵马“置之死地”,就自然可以“而后生”了。结果,他虽将兵马“直至绝地”,却没能“后生”,而是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恃书而无恐。
       ⑦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畏惧、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无所畏惧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圣贤、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选文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通过人在不同时期对待“畏惧”的问题上的两种态度,引出中心论点“人当有所畏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吕布恃勇武、赤兔马、画戟而无恐,最终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
C.文章第④-⑥段列举了“恃权而无恐”“恃器而无恐”“恃书而无恐”三种“有恃无恐”,证明了有恃无恐者往往要栽跟头的道理。
D.本文告诉我们,人要懂得畏惧,提倡勇敢无畏的精神是错误的。
(2)下列各项证明本文论点的一项是      
A.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最终以“惑乱军心”的罪名被处死。
B.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把皇帝最宠幸的宦官的叔父给杀了,原因是他违禁夜行。这次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宦官的气焰,刚入仕途的曹操就已经开始显露自己的才干。
C.包拯畏惧律法,清廉自守,铁面无私,被称为“包青天”。
D.陶朱公范蠡官拜卿相,家财万贯,对待人生却有理有节,懂得节制与畏惧,尊重市场规律,学会适时退场,充满大智慧。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对待“畏惧”的问题。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都有顺风耳
钱永广       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里买了房。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为了经常能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母亲。
       ②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我们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可能是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③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不料却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④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说:“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
       ⑤在母亲眼里,我写作是为了钱,却不知我写作的快乐,一篇好的文章出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母亲是不知道的。
       ⑥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如果进行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
       ⑦母亲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治疗仪。
       ⑧母亲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次。去年暑假,母亲从农村来到我家。吃完晚饭,我和妻子谈到城里买的蔬菜既不新鲜,而且还有残留农药。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里看电视。没想到,母亲回家后,把门前的菜园扩大了一倍。品种也从以前的青菜、萝卜、韭菜,扩大到扁豆、丝瓜、青椒等二十多个品种。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或是村里有人进城,母亲都会准备好一大堆新鲜蔬菜,托人捎来,或自己送来,真是让邻居羡慕不已。
       ⑨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们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其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
       ⑩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提高音量,可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费解。
       ⑪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的耳朵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1)下面两个时间段分别写了“我”与母亲的哪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
②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
(3)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的题目为“母亲都有顺风耳”,有什么含义?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请以“我的追梦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1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A)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
       (B)祥子遇见过的主人也不算少了,十个倒有九个是能晚给一天工钱,就晚给一天,表示出顶好是白用人,而且仆人根本是猫狗,或者还不如猫狗。曹家的人是个例外,所以他喜欢在这儿。他去收拾院子,浇花,都不等他们吩咐他,而他们每见到他作这些事也必说些好听的话,更乘着这种时节,他们找出些破旧的东西,教他去换洋火,虽然那些东西还都可以用,而他也就自己留下。在这里,他觉出点人味儿。
(1)选段选自      (填作家名)写的      (填书名)。
(2)联系原著中与两个选段相关的情节简要分析祥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3)祥子在杨宅和曹宅有什么不同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种不同感受的?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全部题目
【2020年广东省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标签
中考模拟试卷 最新试卷 广东试卷 湛江市试卷 2020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下载高清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