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
。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
,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
。(可多选)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用"燃素说"解释 |
A | 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 | 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
B | 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 | 因为氢气是燃素 |
C | 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 | 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
D | 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 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
E | 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 | 因为水是一种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