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2年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2年辽宁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2年辽宁葫芦岛市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2年辽宁葫芦岛市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辽宁试卷、葫芦岛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使用火药
  • B. 指南针指引航海
  • C. 用泥土烧制陶瓷
  • D. 冶炼金属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 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 B. 液化气用作燃料
  • C. 石墨可用于制作电极
  • D. 干冰用作制冷剂
3.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 Au
  • B. 2N
  • C. H2
  • D. O
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5.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 B. 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 C. 加大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 D. 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6.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其中地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镁(MgSiO3)。MgSiO3中Si的化合价是(  )
  • A. +1
  • B. +2
  • C. +3
  • D. +4
7.对下列教材图片认识错误的是(  )

  • A.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 B. 苯分子间有间隔
  • C. 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 D. 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
8.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 B.
  • C.
  • D.
9.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中子数为145
  • B. 核外电子数为94
  • C. 质子数为94
  • D. 核电荷数为239
10.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 B. 书写档案资料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 C. 石墨可制铅笔芯,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
  • D. 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不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发出红光,生成无色气体
  • D.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1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 A. 只有①②③
  • B. 只有②③④
  • C. 只有④
  • D. ①②③④
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
aR+4K2O+3O2↑,则a、R分别是(  )
  • A. 4 FeO
  • B. 2 Fe2O3
  • C. 3 Fe2O3
  • D. 1 Fe3O4
14.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区分CO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 

  • A. A
  • B. B
  • C. C
  • D. D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D.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      
②3个钾原子      
③4个氮分子      
④钠离子      
⑤氢气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17.如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B、C、D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钠原子里质子数有       个。
(2)A、B、C、D四种粒子中,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       
(3)若D表示氯离子,则x=      
(4)由A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从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气体用化学式填空:
(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2)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6)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分别是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内壁和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说明空气中含有       
(4)蒸发液态空气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
2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1)硬水与软水:我国有些村庄为了获取淡水采用打深井取地下水的方法。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取水样加入       来检验。使用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麻烦,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水的净化:炭滤池中也可以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       
(3)水的电解(如图所示):

①接通电源后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②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人类目前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即可减少大气污染又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4)我市的燃气改造工程,使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做好饭菜,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5)天然气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目的是       
2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他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2)A和B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2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1)实验A按规范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当观察到       ,说明达到了该实验的目的;
(2)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色固体;
(3)实验C中,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发现与实验前的质量相等;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4)实验D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2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3)小红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进行组装来制取氧气。(依据改进后的装置回答)
(4)装置B、C是用来制取CO2气体的两个不同装置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25.M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张老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1)【猜想与假设】小玉的猜想是Al>Cu>M;小静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2)【设计与实验一】小影取长短、粗细相同的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①中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M>Al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________ 

实验结论: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丝表面的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因而无气泡产生。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长短、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6)【拓展与延伸】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B.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铜,一定含银
C.滤液中一定含Zn(NO32一定不含AgNO3
D.滤液中一定含Zn(NO32和Cu(NO32,可能含AgNO3
(7)【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与温度以及       等因素有关(任写一种即可)。
26.亚油酸(化学式:C18H32O2)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食用亚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有益健康。请计算:
(1)亚油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2)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4g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g。
27.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质量为      g;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全部题目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辽宁试卷 葫芦岛市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化学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重庆市永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新疆塔城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西省景德镇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