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Cu(Zn) | 除杂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B | 水、双氧水 | 鉴别 | 取样,加适量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 |
C | K2MnO4(KMnO4) | 除杂 |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
D | CO(H2) | 检验 | 点燃,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 |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镁条持续燃烧 | 燃烧不一定需要O2参与 |
C |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 | 无色气体不一定为H2 |
D |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 CO2与稀醋酸一样是一种酸 |
![]() | ![]() | ![]() | ![]() |
A.向两份等质量的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稀盐酸 | B.通电电解水 | C.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
实验编号 | 操作 | 现象 |
① | 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 | 不燃烧 |
② | 将铁丝加红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剧烈燃烧 |
③ | 将纳米铁粉稍加热立即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 | 剧烈燃烧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猜想Ⅰ成立 | |
b.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取样品质量(g)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取稀硫酸质量(g) | 50.0 | 100.0 | 150.0 | 200.0 | 25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2 | 0.4 | 0.6 | a |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