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南阳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南阳市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河南试卷、南阳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中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①________?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了事业对精神的需养或反之的腐②________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③________下持久的人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fá qù B.fàn xū C.fá xū D.fàn qù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列 ②浊 ③麾 B.①例 ②蚀 ③麾 C.①列 ②蚀 ③魔 D.①例 ②浊 ③魔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1)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5)人生需进取,青春莫颓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我们要坚信即使前路磨难重重,也定能迎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们要懂得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一定要自我奋发,不可消极逃避。
3.学校举行“如何读诗”学习经验分享活动。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内容,给刚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提供一条阅读建议。
A.《艾青诗选》B.《泰戈尔诗选》C.《唐诗三百首》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 A. ②①④⑤③
  • B. ②④①⑤③
  • C. ④②①⑤③
  • D. ④①②⑤③
5.(抗洪救灾)大雨倾城,浇不灭精神之火。为此,班级拟开展“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新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气象部门加强精密监测,强化部门联动,全网发布预警信息;水利部门科学研判、多次会商,精细调度宿鸭湖、昭平台等12座大中型水库,既保水库又保下游;自然资源部门立即启动红色预警响应,截至7月22日上午10时避险转移24600多人。
       材料二  白衣战士以生命护佑生命。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停电后,产科的医生护士打着备用灯为一位产妇接生。一位护士在朋友圈发文:“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
       材料三  电力部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强化应急保电,迅速抢修复电。7月20日晚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停电,ICU病房重症患者命悬一线。郑州供电公司立即派发电车支援,但因积水太深半路抛锚,又紧急从十几公里外调应急发电车,凌晨1时赶到医院。抢修队员蹚过齐腰深的积水,紧张接入调试,7月21日5时ICU病房终于实现供电。
(2)河南灾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风雨面前大家一起扛。下图是小文同学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的一张海报,请你结合活动主题,向大家介绍这幅海报的画面内容及其寓意。

(3)活动结束前,班主任为大家科普了有关强对流天气的防御措施。下面是小组讨论中三位同学提出的相关建议,你会采纳哪些同学的建议?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
①遇到雷雨天气时:      
②遇到洪涝灾害时:      
③遇到大风天气时:      
A.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免被广告牌、玻璃等容易被吹落的物体砸伤。
B.关闭门窗,切断电源,不要看手机,不要洗澡等。
C.不要在桥下、低洼地、河道停留。
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偷跑的老人       ①陈丽,“夕阳红”敬老院的院长。这年刚入秋的时候敬老院里又添了一位新成员,是位姓何的大爷。何大爷的额头上有块方形胎记,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脑子有些糊涂。他没有什么家人,是派出所的民警小张同志送来的一位流浪老人。
       ②元旦过后的一天夜里,何大爷忽然就不见了。这天正赶上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非常兴奋。陈丽心想:难道何大爷是偷跑去外面看雪,然后找不到回来的路了?想到此处,陈丽非常慌张,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于是赶紧安排人在附近寻找。
       ③不久,外出寻找的人回来了,可是都一无所获,陈丽心急如焚,马上打电话报了警。等她挂了电话后,一旁的食堂大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起来……昨天不是来了几个志愿者吗?我们一起包了元宝馄饨。中午我把馄饨端给何大爷的时候,他还跟我说,‘谢谢你啊,小郭,又给我留馄饨了’。我有点疑惑,当时便想着他大概是犯糊涂,认错人了。”
       ④由于食堂的人手少,包馄饨比较费时间,所以做得很少,看来是昨天中午那碗馄饨让何大爷想起了往事。陈丽想到此处,马上打电话问民警小张:“你还记不记得是在哪里发现何大爷的?那附近有没有什么饭馆之类的,老板姓郭?”
       ⑤陈丽的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经常会有一些流浪老人在被送到敬老院后,不习惯这里的一切,便偷跑回老地方。小张接到陈丽的电话后,连忙赶到城东的五里桥,因为小张以前是在这里发现何大爷的,他就在桥底下拾荒。
       ⑥凛冽的寒风不断侵袭,哗哗地在小张脸上肆虐。在五里桥转了一圈后,还是一无所获。就在这时,小张看到旁边有个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于是便上前打听情况。清洁工在听了老人的事情后就立刻说道:“方形胎记?以前这一带是有这么个老人,但是我已经好久都没见过他了。至于姓郭的人……以前这附近有一家馄饨店,店的老板就姓郭。他人特别好,夏天有凉白开,冬天有热水,每年冬至还有免费的爱心馄饨。可惜今年春天这一片改建,那家馄饨店也关门啦!”
       ⑦听到此处,小张大喜,心里想着何大爷之前很可能是因为吃过郭老板的爱心馄饨,恰好敬老院食堂的那一碗馄饨又让他想起了曾经熟悉的味道,所以他找回来了。虽然现在离冬至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何大爷脑子犯糊涂啊!于是小张又仔仔细细地找了一晚上,好心的清洁工也帮着跟他一起找,却还是一无所获。
       ⑧难道何大爷偷跑出来只是因为脑子犯糊涂了,并不是为了回来吃爱心馄饨?小张正这么想着,他的手机就响了,小张一看,是陈丽打来的,心想一定是关于何大爷的事情。果不其然,陈丽高兴地说:“小张,找到何大爷了!”原来,城南有个小饭馆,老板早起去店里时,看到有个老大爷正在店门口扫雪,就去道谢,却发现老人的脑子有点糊涂,问他话时,他要么不搭理,要么答非所问,只是一个劲儿地卖力扫雪,于是饭馆的老板就联系警察了。
       ⑨小张听到此处,顿时哭笑不得:“我在城东找,何大爷倒跑到城南了。我还以为他是要回来吃爱心馄饨呢,弄了半天,原来是帮人家扫雪啊!”陈丽叹了口气说道:“何大爷虽然是个糊涂人,但也是个好人。那个饭馆老板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你可以看一下。”
       ⑩视频里,何大爷佝偻着身子,正挥着竹扫帚扫雪,拍视频的老板一直劝他不要扫了,说这活儿不用他干。何大爷听了,立马嘟囔道:“要扫,要……不能白吃。”小张看了感觉到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有个猜想,何大爷偷跑出来并不是为了吃爱心馄饨,而是想要报答曾经的恩人,但是他脑子不清楚认错了人,跑错了地方。
⑪果然,一旁的清洁工看了那位老板发的视频后,恍然大悟道:“我说怎么前几年下雪的时候,郭老板店门口都干净得很呢,原来是这个大爷帮忙扫的呀!咦,这家小饭馆招牌上画的龙真漂亮啊,看着还挺眼熟的……对了,以前郭老板的馄饨店招牌上,也有两条漂亮的大龙!”
(选自《故事会)2021年第4期。有删改)(1)本文中寻找“偷跑的老人”的过程跌宕起伏。请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相关情节。
(2)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子是怎样描写老人扫雪的?请简要赏析。
(3)“偷跑的老人”作为本文的标题,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谈谈它的妙处。
(4)本文最后一段中,清洁工说的那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①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阅读的热情与是否具备读书的习惯,与一个民族的特性相关。
       ②从甲骨到简策,从简策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机器印刷,从纸本到电子本。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近一千年来,我们面临过几次重要的阅读转型。
       ③十一世纪以前,抄书是一种职业,如班超就是抄书人。汉代置有专门的“写书之官”,后来历代都有抄书的活动。不少私人藏书、官府藏书、寺庙藏书、书院藏书,都有专人进行抄书。即便在印刷术发明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知名抄本传世,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可见抄本并没有因印刷术的发明而消亡。
       ④在古代,抄书不仅是为了复制图书,它还是一种读书的重要方法。北宋时期,正是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时期,苏轼适逢其时,理应欢欣,但他对雕版印刷物对阅读的冲击却迷惑不解。只因前辈学人以抄读为主,到印刷术普及的时候,图书多而易得,后学却不读书了,让这位大文豪慨叹不已。
       ⑤此后的八百年,中国的读书人在没有大变化的书籍世界中度过。
       ⑥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读书人的读书生活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是因为印刷术的变革,而且还在于西学的引进与新式教育的普及。
       ⑦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图书出版更加快捷,报纸杂志等一些大众读物也不断增多,这对传统阅读带来了很大冲击。而西学引进与新式教育的开展,阅读的内容也变得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
       ⑧从阅读的形式上看,过去强调高声朗诵、熟读成诵,而此时大多数人只是默读、泛泛浏览。然而还不到百年,技术革命与书籍载体的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今天从电视荧屏到电脑荧屏,再到手机荧屏,我们生活在一个荧屏的时代。
       ⑨网络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固有的阅读习惯。从读书的热情到读书人口率的下降,从读纸本到读网络,以及读什么、大众阅读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⑩其实,只要心中明确阅读的方向与目的,阅读习惯变了又能怎么样呢?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文本二】       ①朱熹写过《童蒙须知》,谈到“读书写字”第四条时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我理解老夫子的意思,这是要大家读书专心致志。不过,他的“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的这个理论,也常常“害人不浅”,成为很多人不读书的坚强理由。仿佛读一本书先得“必备”:要安静,没有打扰;要有书房,要有长案;要窗明几净,正襟危坐……这么下去,对于一天到晚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只有双手一摊:我不是不读书啊,实在条件不允许……读书事大,岂可随随便便?
       ②当我们懒惰,为不读书找各种理由,强调各种条件时,我们还应当温习一下这样的故事,这是在极端条件下因地制宜的“读书”,人们不会与书隔绝,不论具备还是不具备读书条件。1983年冬天,作家巴金生病住院,他想起了爱伦堡讲的这个故事,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我这里没有书,当然不是阅读,我是在回忆。我的日记里可能还有‘某某日《战争与和平》,某某日《水浒》’等等。”
       ③在病床上,在等着取药的间歇,在公交车上,在等人的空闲,在午休的片刻,在晒太阳的时候,在旅行的火车上飞机中……有空闲就读上两页,不也开卷有益?我买了很多小开本的书,就是为了坐地铁时读,一天上下班能读五十页到八十页。阅读无处不在,这不是为了赶任务、考试,而是让那些碎片时间也能集聚起美好的享受。
(摘编自《新民晚报》作者:周立民。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根据文本一内容可知,印刷术普及虽然并没有让抄本消亡,却使得图书多而易得,后人少有抄书学习,遭到了苏轼的抵制。
B.文本一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运用对比论证,把过去和如今的阅读形式进行对比,强调了阅读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文本二第①段引用朱熹有关“读书写字”的言论,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其目的是从反面论证作者的观点。
D.文本一和文本二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采用反问的形式,看似提问,其实暗含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精妙。
E.综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可以体会到无论阅读方式怎样改变、生活节奏如何加快,都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阅读的道理。
(2)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阐述人们阅读习惯的几次重要转型的。
(3)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的内容,从读书习惯的角度简述自己应如何读书。
8.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至若春和明        
②予尝古仁人之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4)“以天下为己任”是《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精神境界。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明这种精神境界在杜甫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句句扣着“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10.请以《你让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1.“世界”可以是个人的“小世界”,也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还可以是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一粒种子”,你所改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请发挥想象,以“我有一粒种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全部题目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标签
期中试卷 最新试卷 河南试卷 南阳市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黄山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