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试卷 > 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信阳市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信阳市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4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河南试卷、信阳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下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chě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飘上来时,浑身的毛竞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
(选自《壶口瀑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驰 chěng              寒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改为“      ”;“      ”改为“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物候学创始人。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学这一门学科,全文按逻辑顺序有条理地进行了说明。
  • B. 《小石潭记》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 C. 《登勃朗峰》这篇文章通过描绘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及车夫朋友的言行举止,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
  • D. 《最后一次讲演》中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是为了证明“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B. 《北冥有鱼》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 C. 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们看到了庄子的力辩、惠子的巧辩。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 D.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4.古诗文默写。
(1)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蜀州》)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3)《关雎》一诗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女子思念之深,因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4)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句子是: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潭水清澈、游鱼自由灵动的句子是:            
5.名著阅读。
       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身上和《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身上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请任选一个人物,简述他的一个事例。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鲁滨逊(《鲁逊漂流记》)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
②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③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
④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
⑤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
  • A. ①②⑤④③
  • B. ①⑤④②③
  • C. ②⑤①③④
  • D. ②①⑤④③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近年来,短视频逐渐成为非遗传播的新兴载体。不少非遗传承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发布与非遗有关的短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的关注。“如何看待短视频与非遗的融合”成为热议话题。(“非遗”:指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你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不超过80字)
8.阅读下面课文,完成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⑪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⑫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⑬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论题“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文章在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C.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我们需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培养实验精神。
D.全文在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和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验精神的一致性。
(2)你从本文所说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中,看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什么弊端?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情满石子路
路雯媚       ①奶奶牵着我,我抱着一只兔子,在那条石子路上慢慢地走着。
       ②夕阳西下,天边大朵大朵的云霞如赤红的胭脂,霞光洒在那条石子路上,很美,奶奶牵着我的手,缓缓地走着。看着远处的石子路上泛起赤红色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傍晚的风拂过我柔软的头发,吹在我的脸颊上,痒痒的。我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③而安静地窝在我怀里的那只兔子似乎是被我突如其来的哈欠吓到了,变得不安起来。它使劲儿地蹬着它那有力的后腿,试图挣开我。我自然不会舍得这只被我养了大半年的兔子就这样离我而去,便紧紧地抱住它,可它却抓伤了我,仓皇而逃。
       ④奶奶看到我受伤的手臂,大声地责骂了几句那只抓伤我的兔子,又心疼地责怪了我几句,便急忙拽着我,走向村口那方井台。奶奶飞快地摇着辘轳,打了半桶清水,取来井台边的水瓢,舀了小半瓢水,缓缓地倒在我手臂的伤口上。井水拔凉拔凉的,倒在伤口上倒也能缓解疼痛。我皱着眉头,牙齿紧紧地咬着下唇,却仍旧没有哭。
       ⑤我呆呆地坐在路边,看天边的云霞消散,看西方的红日坠落。我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随意地从地上捡起几枚石子,然后用力地向远处抛去。
       ⑥天地很静,石子被抛出去落地时发出的“叮当”声清晰可辨。而奶奶就坐在我的不远处,静静地看着我失魂落魄的样子,皱起眉头,思量了好半天。最后,她好似下了决心般地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她温柔地对我说:“回家吧,奶奶明天去集上给你买一只更漂亮的小白兔,好不好?”我摇了摇头。“两只?”我还是摇了摇头,似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的眼泪滴在石子路上,打湿了一大片石子。
       ⑦那天,我挽着奶奶的手臂缓缓地从那条石子路上走过。夕阳无限好,照在石子路上别有一番风味。我抬头望向奶奶,落日的余晖倾泻在奶奶身上,却并不觉得多么温暖,只是她那苍白的脸上稍稍显得多了几分红润。我心底不禁生出一抹悲伤:我未长大,她却老了。奶奶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目光,扭头望向我,眼里满是温柔。突然,她在我面前蹲了下来,嗓音有些沙哑地对我说;“上来,奶奶背你回家。”知道奶奶身体不好,我便本能地摇了摇头,奶奶却倔强得像个孩子,执意要背我这个比她矮不了几厘米的小丫头。我仍是不肯,奶奶叹了口气,喃喃道:“再让奶奶背你一次,好吗?就像你小时候一样。”
       ⑧听了奶奶的话,不知为何,我心头又是一阵阵的抽搐,眼圈也微微泛红。这种奇怪的痛,痛得我无法开口。我只好轻轻地趴在奶奶的背上,她的两只手紧紧地拢着我的腿,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一连试了三次却都失败了。奶奶歉疚地一笑,自言自语地嘟囔着:“看来我是看不到阿媚上大学了。”我赶紧从奶奶的背上下来,辩解道:“不关奶奶的事,是我太重了。”说完,眼角的泪却不知不觉滑了下来。我扭过头,恰好看到了一块半米来高的大石头。我踩着石头轻轻地趴到奶奶的背上,双手搂紧奶奶的脖子。夕阳下,一老一小,在石子路上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影子……
       ⑨或许是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吧,我背着画板,慢慢地走在那条路上。阳光很好,显得我孤独的影子分外清晰。我随意地抓起路边草丛中的两枚石子,在手中把玩着。这一路走来,我丢了兔子,失去了奶奶,就连这条石子路也被水泥路取代。不过幸好,回忆仍在。
(1)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不过幸好,回忆仍在。”请谈谈你对结尾这句话的理解。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大道之也 复前(《桃花源记》)
B.为:天下人五(《核舟记》)
C.乱:盗窃贼而不作 无丝竹之耳(《陋室铭》)
D.故:外户而不闭 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本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可用原文回答)
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4)文章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怎样的特征?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他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很多甜蜜的记忆。或许是孩提时代吃到棒棒糖时的满足,或许是长大后考取第一名时的骄傲,或许是终于放假了,没有了繁重的功课,自己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听着音乐,翻着喜爱的书……
       请以《记忆中的那份甜》为题,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雄,乃国之脊梁。英雄不一定只出现在战争中,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亦可成为英雄,一切为国为民、敬业奉献的人都是英雄。一个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民族的未来,敬重英雄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态度。
       上述文字唤起了你的哪些记忆或引发了你的什么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全部题目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河南试卷 信阳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