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古代消防那些事儿①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古语有云:建业千日功,火烧当日穷。火灾是一种经常发生、破坏性巨大的灾害,从最早的《甲骨文合集》到历代的典籍,都有过许多火灾的记载,所以我国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对火灾的防范。
②我国远古时就很注意防火灭火,《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有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政”。到周朝时,对管理火政的官员分工更为细致,专门设立了司煌、宫正、司炬三种官员,对防火各负其责。据《周礼》记载,司煌负责对在国都或郊外造成火灾的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宫正为管理宫中事物的最高长官,古人以火烛照明,容易引起火灾,宫正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宫中严守火禁。而司炬的工作是“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在风干物燥的二月,在城中走街串巷,一边用木槌敲着大铃,一边呼喊着提醒人们注意防火。这应该是古代最早的“更夫”了。
③虽然我国自古就有负责防范火灾的部门和官员,但在宋代以前,尚没有独立的专职消防机构,火灾消防方面的事宜一般由治安机构兼管,对水火盗贼的防范不分家。如汉代的“执金吾”是率领禁军保卫京师的武官,京师的社会治安和消防管理统由其负责。再如唐代的“武候”是负责城市治安的人员,长安城中的各个街坊都设有“武候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城中治安,兼管城市消防。
④专职消防队的出现是在宋代。据《东京梦华录》载:开封府城中在高处修建有“望火楼”,望火楼“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称为“潜火兵”。潜火兵在望火楼上昼夜值守瞭望。一旦发现火情,潜火兵即刻出动,并配备有“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等消防设备,“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这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公共消防队了。
⑤清朝的消防制度已经比较严密了。清朝在一些城市设立了专门的消防机构,称为“防火班”,专门担负城内救火任务。防火班设有救火兵丁、救火义役、救火夫头,救火夫头是管理水夫的头。例如湖南官府在《救火事宜》中规定,每县须设救火夫头5名,各管10名水夫。官府每月向这些救火夫头各发工食银3钱。一旦发生火灾,水夫头要指挥水夫到现场挑水扑救,并在事后根据水夫的工作量发放酬劳,进行奖惩。中国的消防部队制度始建于晚清。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意大利曾招募华人80人,组织管办救火会。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南段巡警总局,救火会遂由外国人手中转交清政府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专门消防队伍。
⑥我国古代基础的防火工具比较简单,主要为盛水的水缸。比如,清代的故宫里就有300余口铜缸,一旦失火,可以就近取水扑救。
⑦唐朝开始使用水袋灭火。水袋由马或牛皮做成,可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灾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向着火点注水。
⑧水囊是宋代常用的灭火装备。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水,起火时,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以灭火。北宋还有一种被称为“唧筒”的装置,“唧筒用长竹,下开窍,如絮裹水样,自窍唧水”。既能汲水又能排水,平时多用于灌溉,而有火灾时则可以用来灭火。
⑨清朝的“火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由一个椭圆形的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文/嵇立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