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76秒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实现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开展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
ㅤㅤ虽然航天那些事儿对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但中国航天领域一些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的命名,却形神兼备、通俗易懂。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浪漫都被航天人融进了下面这些大国重器之中。
中国航天领域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 | 命名 | 文化根源 |
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 | “嫦娥一号” |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墨子号” | 《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 |
中国载人空间站 | “天宫”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 | 北斗七星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方向的重要参照。 |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 “祝融” |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
“广寒宫”、“鹊桥”、“玉兔号”、“天问”、“悟空”…… |
材料二:
ㅤㅤ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ㅤㅤ2022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建设,采用了最新的二氧化碳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种制冷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超过 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这种制冷方式,可将水面温差控制在 0.5℃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同时,制冰产生的余热还能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每年可节电 200万度。
材料三:
ㅤㅤ改革开放前的广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树木被大量砍伐,鸟儿快没了栖息之地。这些年,从吃饱饭到求发展,广元人准确把握国家乡村振兴的富民政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成效显著。
ㅤㅤ如今的广元,致力于生态农业发展,建立了米仓山茶叶、苍溪称猴桃、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等多个农业示范基地、生态观光园,一筐筐鲜美的特色瓜果,从青山绿水间送往城市的大街小巷。昭化古城、剑门蜀道、农俗民风展示馆、文化名人纪念馆等旅游资源,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客人来广元游玩。一大批有知识的年轻人追赶科技新潮,通过网络直播,让刚上市的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长。在广元,“早晨听着鸟儿啼鸣醒来,夜晚伴着蟋蟀叫声入眠”的绿色生态环境已初步构建,果真是芳草地,长溪边,鱼腾鸟飞,美好山水看不倦。这一切无不彰显了广元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