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湖北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湖北黄石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湖北黄石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第3页

试卷格式: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湖北试卷、黄石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爱的莫过春末夏初,看那碧草连天,林木葱郁,流水潺潺,令人(  ),天水边斜阳一抹,恬静了时光。那微风与轻云抛却杂的思绪,在渺远的岁月中永恒不变。
       你看,清晨磅礴的云雾在山间踊动,云蒸霞蔚,那初日轻拂高林之上,氤氲金色的雾气;你看,那野花含苞待放,不知从何而来的细小水珠点缀其上,仿佛秋水荡漾在美人眼框;你看,那野鸭赶着水暖云崖,水画上,若庄周得见,想来也是千古传唱;你看,你看,那远山如黛,近水天青,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你看,你看,那落日少了一丝静穆与孤独,多了一分,似多愁,似凝眸。
       _________
       古人总惜绿肥红瘦,①通过那落花的纷繁,使得诗情得以挥洒。而我独爱那绿意翻腾前叶荣花稀,褪去那过于浓艳的,如同繁星妆点,含羞带怯的模样。②那暖绒绒的光,怎能叫人难忘!
       我知过不久那夏日便要(  ),③而春天翩然而去,它用那炽热的心,以燎原之势,带来热浪滚滚,将火一般的热情尽情挥洒。春末夏初,是春的留恋,是夏的序曲,是万物繁盛的前奏,是怒放前的婉转。④即使它仿佛生来便格外的多情敏感,依依不舍,一步三回,所以最终嘎然而止。
       哪儿敢怠慢好时光!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róng fú chàng wǎng yān hóng B、rǒng fǔ chàng wǎng yīn hóng
C、rǒng fú chàng wǎng yīn hóng D、rǒng fú chàng wǎng yān hóng
(2)找出文中四处错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目不暇接 如约而至 B、眼花缭乱 不期而遇 C、应接不暇 不期而遇 D、美不胜收 如约而至
(4)文中①②③④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改为:“仿佛通过落花的纷繁,使他们的诗情得以诉说。”
B、②为:“暖绒绒的光,怎叫人难忘!”
C、③改为:“它用那炽热的心,以燎原之势,带来热浪滚滚,将火一般的热情尽情挥洒。”
D、④改为:“即使它仿佛生来便格外的多情敏感,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因而最终戛然而止。”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顺序已打乱并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们像那绣楼上的小姑娘,以绿叶做扇,遮遮掩掩,漏出的一点笑意依稀娇俏可人,丝毫不见即将落败的颓唐。
②我总爱此时节漫步山寺院墙,观山光鸟影。
③古寺晨钟暮鼓,禅意悠然,肃穆端庄。
④林木掩映,明柱素洁间,却总有一两株桃顽皮地越过高墙。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2.综合性学习。
中华民族讲究以和为贵,和是为人处世之道,亦是大国风范的表现。为感受“和”文化的魅力,全班同学准备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任务一:请你写出两个与和有关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任务二:请你设计两个环节,参与本次活动设计。
①讲述“和”典故
      
      
④辩论“和”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作用
3.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古人望月怀乡,鸿雁鲤鱼,不足诉乡思,李白曾于春夜洛城,闻一夜笛声无眠,“      ”,在乱世之中,此情此意显得尤为贵重,如杜甫曾在《春望》中写到“            ”。国,谓之大家,山河破碎之时,爱国志士常将自身荣辱置于后,将苍生置于前,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到“            ”,落日照河山,朱敦儒曾在《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曾望见“      ”,兴亡多少事,最后都做渔歌晚唱,如陈与义《临江仙》中“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B.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
C.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并且还一起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
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②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离别诗多怅惘,而本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B、本篇写景由近到远,开篇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离别图,诗人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这不言山水之中。
C、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再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D、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为遥望蜀州。
(2)赏析本诗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伴随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
       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
       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为了环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对于航天器来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发射成本就越小,探测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远超1克黄金。”杜冬说,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结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新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己找到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图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姿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
       综合电子分系统被称为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最强大脑”,负责环绕器全部信息的管控。
       在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过程中,环绕器上的各科学仪器都会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必须要发回地面由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此外,环绕器上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数据也需要发送回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在合适的时机传输回地球。
       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但与地球卫星不同,火星环绕器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迟长,往往来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行实时处理。此外,深空探测器与地面站通信存在独特的“日凌”现象,即当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时,太阳辐射会干扰地火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日凌”期间,环绕器必须“自己照顾好自己”。
       针对这些情况,环绕器综合电子分系统的研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设计了深空探测长时间无上行指令自主管理机制、整器断电再恢复功能等,让环绕器在必要时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实现了环绕器在轨自主运行大于60天的能力。
       2021年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过程中的影像。执行此次拍摄任务的工程测量分系统,就是火星捕获“大片”背后的“摄影师”。
(选自《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原文有删改)材料二:
       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的开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它在火星的软着陆显得相当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
材料三:
       天问一号能够成功着陆火星,靠的就是身上那件精心研制的银色“冲锋衣”。
       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巨大的环境对它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使得其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因此,天间一号必须要穿上特制的“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吸收一低发射热控涂层”。它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闽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
(节选自《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具备飞行、通信和探测三大功能。
B.天问一号探测器要想到达遥远的火星,就必须携带不少于2500千克的推进剂。
C.天问一号探测器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拍摄火星图像,实现宇宙深空的自主导航。
D.“日凌”现象是指探测器、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太阳辐射干扰导致通信中断。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科普文章通过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成就。
B.文章主要介绍了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环绕器的结构,还介绍了火星环绕器的部分工作原理。
C.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外,还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的语言严谨通俗,科学规范,既运用大量科学专用术语,也有许多形象的生活语言。
(3)下列有关“冲锋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研制人员为了保护天问一号研发的专用热控。
B.它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
C.它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
D.研制人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
(4)概括天问一号在着陆的“未知9分钟”里,遇到的主要困难(每条不超过18个字)。
进入阶段:①      
②降落伞开伞困难且不稳定;
悬停阶段:③      
着陆阶段: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
       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的一项是       
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第3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
C.第6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
D.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
(2)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我们此行,是去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
②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
(4)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8.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 B.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 C. 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 D. 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9.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下列句子对《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保尔在莫斯科定居时,开始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 B.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
  •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了保尔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莉娅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 D.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名言。
10.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
煤烟熏黑的车间和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文中说“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简述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请结合本段甚至整本书分析其中一种写作技巧
11.请以“莫辜负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全部题目
【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标签
中考模拟试卷 最新试卷 湖北试卷 黄石市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载高清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