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上海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上海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第1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上海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默写。
(1)千里莺啼绿映红,      。(《江南春》)
(2)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
(3)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一览众山小。(《望岳》)
(5)刚转入新学校的小明同学因别人误解自己心生烦恼,老师在他的随笔中用《论语》中的“            ”来告诉他不要焦虑。
2.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爱莲说(节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甲)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郑燮;(乙)文的作者是宋朝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甲)诗通过一个“还”字表现了竹“      ”的品性;(乙)文通过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偏爱;两文都表现出了作者             的高尚节操。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生兵至       
敌众十余倍于我       
(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让金兵熟悉状况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B.假使金兵全部出动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C.让金兵全部出动并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D.假使金兵熟悉状况夜袭我军,那就危险了。
(3)金兵从此忌惮宗泽是因为他除了善于鼓舞军队气土,还能够       ,这可以从       的情节中看出来。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做一粒“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提到士大夫家无论如何断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后世的“读书种子”也屡见不鲜。明代方孝孺、清代叶德辉都被称为“读书种子”,明成祖要杀方孝孺,姚广孝谏曰不可;叶德辉是劣绅,革命党要杀他,章太炎说杀不得。可见“读书种子”之可贵。
②自古以来,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③植物的种子是有形的,而“读书种子”之“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仅仅是指“能读书做学问的人”,而且指喜爱读书的精神之承接,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使读书之风绵延不绝,福荫子孙后代。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好的范例。毛泽东日理万机,还不忘关心部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他曾要求为将者要把《红楼梦》至少读五遍;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也常用______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也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墨西哥的总统推荐他的国民读一读世界名著《唐•吉诃德》,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感情,好的识见,好的行为……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胸怀,一种远见,一种更为透彻的对读书种子内涵的把握。因为只有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读书,才能为培育更多的读书种子辟一方沃土。
④“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表现为极大的力量。因此,读书种子还应包括更本质、更深刻的含义,即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如“种子”那样,与生活和实践的“泥土”结合,方能产生巨大的“裂变”。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红树林成功。“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⑤“读书种子”一词在当今算得上是流行语,不少人都以能做一粒“读书种子”为人生追求。而在当今多变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要想做一粒“读书种子”,静心读一点书,研究一点学问,实属不易。不过,愈难,则愈要去做。因为这是对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一种对生存状态的选择。
(1)第④段加点词“奇思妙想”在文中具体是       
(2)下列对“读书种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读书的力量
B.读书做学问的人
C.读书精神的承接
D.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为了证明“做一粒,“读书种子是可贵的”,本文②、③、④段分别从                   三方面来加以论述,进而在结尾处点明做“读书种子”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4)第③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A. 卖油翁熟能生巧
B. 陈子昂登幽州台作诗书愤
C.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没有对不起12岁的自己
①从没想过,25岁这一年我又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先是一笔一画地将上海话和普通话的文本抄在纸上,再跟着录音一遍遍练习发音,圈出重点难点,翌日向本地同事请教。
②学习的初衷,是因工作需要。我当然可以以外地人的理由,将这份工作交给本地同事做,这样看似轻松,却也带走了些机会。于是不服输的我,开始每天下班后雷打不动地跟读练习。
③成长于中部地区的我,对上海话里众多既不是一声也不是轻声的发音困huò不已。某天学习了“我心口头有点儿痛,饭也吃勿落”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同事展示,对方笑得直不起腰来,说其中夹杂着一股浓浓的苏北味,上海人听了的确要心痛的。
④后来这成了我们之间的笑谈,她时常会问:“惟念,今天心口头还痛吗?”
⑤转折发生在1月,某天她挂掉家里打来的电话,我随口问道:“你妈妈在跟你讨论晚饭吃什么吗?”她自然地接过话题,几秒后,突然兴奋地反问:“你全听懂了,是吗?”
⑥那天距我用最原始的笨办法学习上海话,过去了小半年
⑦12岁那年,我家从农村搬到合肥,因为之前没学过英语,我无法直升初中,必须要重读六年级,参加统一的招生考试后,才有被录取的资格。
⑧暑期进补习班的第一天,我就成了全班同学的嘲笑对象,老师询问谁可以背出26个字母时,我勇敢地举起了手。不会说普通话的我,带着浓重的乡音,那是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不曾听过的方言,看着同学们捧腹大笑的样子,站在讲台上的我满面通红。
⑨年轻而善良的老师,制止了不断发酵的嘲笑,用肯定的目光看着我说:“背得很好,别的还会吗?”
⑩我摇摇头,那已是我全部的知识积累,紧张不安的我,就这样开始了人生中第一节英语课。那年的夏天很热,住处没有空调,一台小小的风扇吃力地转着,作业本上落满了汗渍。
⑪一周后的第一次测试,我考了35分,第二周我及格了,第三次考了92分,拿了班级第一名。放学前老师把我留下来,在卷子上写了一段话,让我带回家给爸爸看。
⑫“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一定让她继续学英语,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也肯下功夫,我非常喜欢她。”爸爸看后沉默很久,什么也没说,但从此之后只要我说需要任何资料,即使手头再紧张,他也不曾皱过眉。
⑬开学的日子如约而至,过时的打扮、傻气的短发、蹩脚的普通话、怯懦的眼神,又一次让我成了新班级的焦点,淘气的男孩们总拿我开玩笑。我没有力量去抵抗外界的声音,只能埋头学习。
⑭从不得不学英语到爱上英语,再到有同学要借我的英语笔记,用了大半个学期
⑮当时本以为只要多跟他们聊天、学会普通话就万事大吉,后来发现会说当地方言能够更快地融入本地学生的圈子、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于是我又狠下心来跟着邻居学、看电视剧学、找同学操练……
⑯我对人生中第一位英语老师始终心存感激,所以几年前我也教起英语;在外说普通话时,没有人会通过发音辨认出我的故乡,回合肥后也能用方言跟老朋友畅快地聊天;持续学上海话后,我不再为工作担忧,也主动学做本帮菜,利用空闲时间探索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
⑰我没有对不起12岁那年的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困huò       
(2)第⑤段中“      ”与“自然”两词都表明我在不知不觉中已融入了上海人的生活。
(3)品读第⑥、⑭段的画线句子,结合加点字分析我当时的情感。
      
(4)下列对于文章第⑯段,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突出我学习语言能力之强
B. 表现我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
C. 表达我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D. 与前文学上海话内容相呼应
(5)简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6.某校计划开展以“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主持人邀请你帮助他一起设计书目推荐单,并参与本次读书节活动。
(1)请根据推荐内容完成书目推荐单的填写。
推荐类别 推荐作品 推荐词 
第一部分古典的声响 《三国演义》 相得益彰的君臣,波澜壮阔的历史。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平等互爱的理想。 
第二部分大师的艺术 《朝花夕拾》 平静朴素的叙述,美好难忘的回忆。 
《___________》 老北京的风味儿,底层平民的辛酸。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 《西游记》 ______________,不畏艰难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 亦真亦幻的世界,自由翱翔的梦想。 

①第二部分横线处填入的作品名称是       
②第三部分推荐的书目类别命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的世界
B.外国的文学
C.巧妙的构思
D.开阔的视野
(2)请结合名著内容,完成推荐词的填写。
《水浒传》      ,平等互爱的理想。
《西游记》      ,不畏艰难的精神。
(3)有同学为本次读书活动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适宜的两项是       
A.全体同学配备手机阅读电子书
B.举办读书交流分享大会
C.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作品
D.每人完成一份读书笔记
E.每天的晨会课改为读书阅览课
(4)主持人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或《水浒传》中任选一部,谈一谈你对本次活动主题“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认识。(不少于80字)
      
7.题目:再一次遇见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查看全部题目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上海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