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信阳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河南信阳市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2年、河南试卷、信阳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近日,一篇博士论文的(zhì)___谢部分让许多人热泪盈。作者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bó)___得了大批网友的敬意。有网友们表示,如果人生之路真的有捷径,读书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也有人说,黄博士的故事,就是当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
(1)根据语境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二十二载       (A.zǎi  B.zài)
热泪盈眶       (A.kuāng  B.kuàng)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ì)       
(bó)       
2.古诗文默写。
       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何为浩然正气?是①“            ”(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是②“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胆气;是③“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铿锵之音;是④“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舍生取义之志。正是这种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3.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
 真假美猴王 真假黑旋风 
出处 《西游记》 《水浒传》 
人物 真美猴王:孙悟空 假美猴王:①       真黑旋风:李逵 假黑旋风:李鬼 
情节
梗概 
冒充唐僧师徒取经,与孙悟空打斗,后被佛祖收服。        
阅读
心得 
心得一: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
心得二:原来李逵也有善良、孝顺的一面,真没想到!假美猴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的心魔呢?有意思! 
4.给画横线处选填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①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②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③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④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 A. ②①③④
  • B. ②④③①
  • C. ④③②①
  • D. ④③①②
5.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初中毕业前夕,九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以“做粒好‘种子’,圆梦在明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寻找“种子”
《光明日报》有个栏目叫《课本里的中国》,其中的文章内容都与课本相关,如《课本里的英雄人物》《课本里的园艺》等。语文老师想写一篇《课本里的“种子”》去投稿,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里寻找一粒“健康”的“种子”,仿照例句形式,推荐给老师。
例:我推荐《老王》里的老王,他是一粒善良的种子。理由是:他在杨绛一家落难时,施以援手不求回报,令作者夫妇终身难忘。
我推荐《      》里的       ,他(她)是一粒       的种子,理由是:      
(2)播撒“种子”
请你以班长王强的身份,邀请李校长于6月6日晚上6点到九年级一班做一个“做粒好‘种子’,圆梦在明天”的演讲。请写出你邀请李校长时要说的话。
(3)传承“种子”
你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准备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一粒“好种子”?请结合袁隆平的话具体谈谈。
6.现代文阅读。
不如去跑步
刘丽丽
       ①我们在河岸边夜跑。
       ②跑着跑着,月亮从树丛里钻出来了。蓝丝绒一般的夜,趁得月牙儿越发黄亮,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夜。水边的塑胶跑道吸引了中年的我和同伴,很久没有活动筋骨了,一商量,两个人便沿着河边跑起来。起初的步子是轻快的,我们并排着跑,像两个终于脱离父母监督的孩子一样说笑。上坡,下坡,晚风轻轻拂过头发,草丛中传来夏虫梦幻般的吟唱。
       ③跑了大概有几百米的样子,同伴的步子渐渐慢了下来,最终她停在路边大口喘气,并摆摆手让我继续向前跑。我觉得体力还行,坚持着跑到了尽头。跑完之后浑身轻松,并没有疲意感。“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着无限力量”,这是同伴对我的评语,我想,这也许得益于初中的那段夜跑经历。
       ④初中的课业相对简单,那时的我,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然而,到了初二下学期,也许是轻敌,也许是那段时间不够努力,总之,期末考试我没有考好。放榜那天母亲正好到镇上办事,办完事她来接我,我便骑车带她一起回去。
       ⑤乡间小路不好走,我小心地避开迎面而来的车子,待到四周无人了,我终于鼓足勇气说出了成绩。母亲坐在后座上,我看不到她的脸,听见她答应一声,安慰我下次继续努力,就没有再言语。也许她心里不痛快,毕竟这是我进了初中最糟糕的名次;也许当时有更重要的事情占据了她的心,她顾不上教训我。总之,我们都被生活的激流裹挟向前:父母要在几亩薄田中挣出几个孩子的生活费,我则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假期生活。
       ⑥上了初三就是毕业班了,毕业之后去哪里上学?将来干什么工作?我的梦想是什么?这些关乎未来的大事,既无高人指点,父母也没有什么好建议。自己内心原本有一团朦胧的光,但期末考试的失利又让那团光黯淡了。我迷茫且不安,对未来的忐忑多于期待,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心事,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出去跑跑吧,换换脑子,小孩子就应该活泼一点!”
       ⑦我答应着,却羞怯于村人审视的目光。于是,在天黑之后,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条乡村小路做折返跑。小路比较荒僻,连接着我家和村庄外的大路,一去一来大约400米,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至于危险。最初的慢跑是痛苦的:跑200米左右便觉得双腿沉重,使不上力气;跑完400米的感觉是喉咙发干,喘气如牛,感觉嗓子眼有甜腥味,似乎有一口血堵在那里随时都会喷溅出来。
       ⑧乡间小路凸起的车辙或者迎面而来的说风凉话的路人都可能成为放弃的理由。作为一个内向的孩子,事实上,“放弃”这个词语一直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我能找出100条放弃的理由,却有101个理由继续坚持下去,那就是:放弃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而坚持自律才是最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底线要求。因为:下来容易,再启动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停下来容易,如何不负父母的期待和付出,这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停下来容易,如何妥善安排好自尊心,把自尊转变为自信才是更重要的事
       ⑨事实上,真正跑起来,好的坏的念头都烟消云散了,内心没有挂碍,只听见脚步踏在地面的声音,听见自己沉重的呼吸声。汗水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滚落下来,风在吹、水在流,水稻在大田里生长,一个少年在乡间小路上奔跑。大家都在奋力求索,谁都没有理由懈怠。奔跑是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
       ⑩多年之后回望,那个乡间小路上奔跑的女孩逐渐有了变化。那些滚落的汗水,那些实打实的脚印告诉她,唯有奔跑才能击碎懒散,从拥挤的人潮中突围而出。她逐渐开朗起来,觉得有一部分人生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她觉得跑起来真好,不需要和别人比,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她觉得眼前的路无论崎岖还是平坦,只要坚持跑下去,早晚都能抵达终点。
⑪少年的她并不知道,多年之后,“奔跑”会成为一种姿态,贯穿整个人生求索的过程;更不知道“跑步”会成为良师益友,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让她得到了心灵的强韧。她只知道一旦上路就必须挺起腰杆咬紧牙关,为了心中渴望的风景,不能停。
(1)本文写了两次跑步经历,请分别简要概括。
(2)分析文章以“不如去跑步”为题目的妙处。
(3)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自己内心原本有一团朦胧的光,但期末考试的失利又让那团光黯淡了。
②停下来容易,再启动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停下来容易,如何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和付出,这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停下来容易,如何妥善安排好自尊心,把自尊转变为自信才是更重要的事。
(4)作者为什么说“奔跑是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文本一】
帮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①在数字时代,老年人是不容忽视的网络用户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中国已有9.4亿网民,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占10.3%。这意味着,我国约有9600万“银发网民”,规模不容小觑。因此,了解“银发网民”的上网特点、兴趣偏好、网络需求,以及在网络空间遇到的各类问题难题,很有必要。
       ②根据相关研究,当前“银发网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其一,有些老年人想上网,却跟不上时代节奏,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软件;其二,有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上网布设陷阱,一些老年人网络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强,容易轻信谣言、陷入骗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提醒我们,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引导老年人健康上网、安全用网,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③科技发展是对人类的馈赠,老年人也应该成为受益群体。整体上看,数字时代的数字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应该更加注重解决老年人的使用难题,不能让他们由于不懂二维码、不懂APP而失去了通过手机看病挂号、打车出行的机会。比如,在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就是弥补“数字鸿沟”的有益之举。
       ④“数字鸿沟”要填平,清理那些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陷阱”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社科院的一项报告显示,约23%的受访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让老年人“会上网”,而且也要免于被骗,离不开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数字环境。比如,应用平台可以打造老年人专用模块,开启过滤、提醒等功能,将一些诈骗信息和病毒软件拦截在外;又如,一些手机厂家推出亲情守护模式,家人可以远程删除垃圾短信、终止诱骗支付等。为老年人净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应该从老年人实际出发设计友好使用程序,来自家庭成员的耐心劝导、情感陪伴也十分重要,服务更温馨,设计更合理,让权威、健康、有趣的内容真正传播到老年人身边,才能营造好善待老年人的数字生态。
       ⑤我们不仅要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而且要构建守护“银发网民”的健康安全空间。迈入数字时代新征程,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才能让老年人更好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生活。
(作者:喻思南。有删改)【文本二】
       ①父亲年初陪母亲进城看病,进医院大门扫码不会,就诊卡自助充值不会,连在医院食堂买好的饭也因手机支付不会又放下……父亲要强一辈子,每每提起这段,懊恼说还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没想到活得这么窝囊。
       ②三五天一升级,一年半载一选代,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让人有点目不暇接,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则无所适从。老年人坐公交不会扫健康码被拒载、冒雨到社保局用现金交医保不收……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现象频频引发关注。
       ③智能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近日,国家发出了一份关爱老年人的“大礼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国新办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该《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内容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从这一连串的“国家级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政策暖意和人文关怀。
       ④《实施方案》提出:老年人有老习惯,不能断供传统服务方式,首先要使他们在原本的“舒适区”就能过得好;另一方面,需更多提供智能化适老技术与服务,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想用,也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
(1)下列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中提到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
B.文本一中的“数字鸿沟”“数字陷阱”运用比喻,将复杂的现象表述得简单形象,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C.文本二提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具体举措,没有提出关于帮助老年人越过“数字陷阱”的举措。
D.我们要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是要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让老年人也成为科技发展的收益群体。
E.要使老年人在原本的“舒适区”就能过得好,我们就需要在公共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
(2)如果将文本二的③④段放在文本一中你会放在哪一段?请简述理由。
(3)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上:即唐太宗李世民。②哂:微笑。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望其旗,故逐之╲所向披
B.肉食者夷不屑
C.又何焉╲亲密无
D.忠之也╲纯虚构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语段(一)是如何突出曹刿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语段(一)(二)都讲到了“民本”思想,请分析鲁庄公和唐太宗对这一思想认识的区别。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习总书记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学生和老师的担当,教育事业才蒸蒸日上;在国家建没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我多了一份担当”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什么事,又是如何担当的。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师傅要徒弟整理庭园。
       第一个徒弟粗心大意,割草砍树,未见庭园之美,反添荒凉之感;
       第二个徒弟很用心,不但整地除草,还依地形地貌,植花莳草,庭园一下变得有气势、有特色。
       师傅对第一个徒弟说:“你做完了。”
       而对第二个徒弟说:“你做好了。”
       仅仅是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
       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要力求做好而不仅仅只是做完。要知道做完是最基础的,而做好则应该是一种追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查看全部题目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河南试卷 信阳市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鹤壁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