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1年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1年湖南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1年湖南益阳市九年级化学试卷 > 2021年湖南益阳市化学中考试卷

【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湖南试卷、益阳市试卷、化学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具有“益阳特色”的农副产品在下列加工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凉席编制
  • B. 辣椒剁碎
  • C. 红薯切片
  • D. 皮蛋腌制
2.下列气体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  )
  • A. O2
  • B. N2
  • C. CO2
  • D. H2O
3.“桂花十里飘香”。用分子观点解释此现象正确的是(  )
  • A. 分子间有间隔
  • B. 分子质量很小
  • C. 分子不断运动
  •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判断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4
  • B. +3
  • C. +2
  • D. +1
5.钾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下列肥料属于钾肥的是(  )
  • A. KCl
  • B. NH4Cl
  • C. CO(NH22
  • D. Ca(H2PO42
6.碳酸氢钠(NaHCO3)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NaHCO3属于(  )
  • A.
  • B.
  • C.
  • D. 氧化物
7.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到试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给液体加热
  • B. 取用液体
  • C. 取用块状固体
  • D. 塞橡胶塞
8.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全球水资源总量大,但淡水资源少
  • B. 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 C.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
  • D.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9.2021年6月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火箭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液氢和液氧反应吸收热量
  • B. 液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 C. 液氢贮存、运输都容易
  • D. 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距不变
10.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 钠原子的核外第一层有1个电子
  • B.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 C. 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0
  • D. 钠原子的核外有2层电子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用铁回收含铜废液(主要为CuSO4溶液)中的铜:Fe+CuSO4═Cu+FeSO4
  • B.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
    CaCO3+CO2
  • C. 点燃镁条:Mg+O2
    点燃
    MgO
  • D.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2NaOH+H2SO4═Na2SO4+2H2O
12.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 B. 加工腊肉时放入大量亚硝酸钠防腐
  • C. 用洗洁精洗去衣物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D. 合成材料用途广泛,但其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3.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 B.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 C. 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
  •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1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有放热现象
  • B.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C. 化学能可转变成电能,如天然气燃料电池已被应用于城市客车的驱动电源
  • D. 人体能维持恒定体温,主要是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CO2和H2O,放出热量
15.下列试剂中,能将稀H2SO4和Na2SO4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 A. 酚酞溶液
  • B. 稀盐酸
  • C. NaCl溶液
  • D. K2CO3溶液
16.“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之一是:C+2NiO
高温
2Ni+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含镍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
  • B. 火法炼镍中无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
  • C. 含镍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 D. 火法炼镍的反应中Ni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17.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或操作 
测定NaOH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除去NaCl固体中的泥沙 加入过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鉴别K2SO4和(NH42SO4固体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 A
  • B. B
  • C. C
  • D. D
18.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 CO2和18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B.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 C. 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1:3
  • D. 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9.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NaCl和CaCl2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3)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运输,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所制得的纯碱       
20.酱油是我国的传统调味品。根据某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每100g酱油膏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回答问题。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水(g) 54.7 蛋白质(g) 13 脂肪(g) 0.7 
糖类(g) 10.2 钠(mg) 7700 钙(mg) 46 
铁(mg) 8.6 硒(μg) 2.96     

(1)该酱油膏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写出一种该酱油膏中含有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名称       
(3)该酱油膏中,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且含量最高的是       (填成分名称)。
21.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2)用墨汁书写的文书、档案年深日久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3)已知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若某技术员将16g NaCl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这样配制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利用厨房内常用的一种调味品       来洗涤。
22.我国古代冶炼锌和铜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又称黄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ZnCO3加热分解可得到ZnO。
(1)气体A中,除CO2外还含有的另一种气体为       (填化学式);
(2)下列方法可鉴别黄铜和黄金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对比两者颜色的不同
②取样品分别灼烧
(3)写出流程中生成锌的一个置换反应的方程式       
23.20℃时,向2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2g KCl和KNO3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并结合溶解度列表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20℃时,上述实验所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填“KNO3”或“KCl”);
(2)将上述溶液分别加热至50℃(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KCl溶液       KNO3溶液(填“>”、“<”或“=”)。

24.欲通过实验证明CO2能与KOH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先挤压胶头滴管,将KOH溶液滴入到充满CO2的试管中,再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

(1)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2)已知K2CO3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CO2与KOH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利用原装置,将K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CaCl2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5.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C2H5OH)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材料一: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材料二:工业上可将淀粉、纤维素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再将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气体。
(1)乙醇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写出葡萄糖分解得到乙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6.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CO2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材料二: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O2,但气温高时,养鱼池中常常要设法增加水中的O2含量。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O2的溶解量。

(1)材料一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2)为增加水中O2的含量,你认为图中所示方法常常出现在       (填“夏季”或“冬季”)。
2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O2时,选取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填字母代号);
a.①与④
b.①与⑤
c.②与④
d.②与⑤
(2)写出实验室用发生装置①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CH4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H4时,应从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数字序号)。
28.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石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后,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呈浅黄色。
【提出问题】试管中浅黄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1)【猜想假设】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Fe2(SO43,理由是      ,然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溶质是Fe2(SO43
猜想②溶质是Fe2(SO43和FeSO4
猜想③溶质是Fe2(SO43和H2SO4
(2)猜想④溶质是Fe2(SO43、H2SO4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FeSO4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H2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组次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小组同学相互评价 
第1组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结论:溶质中一定含有H2SO4,猜想③或④成立。 (3)第2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第2组   (4)现象:________。结论:结合第1组的实验现象,推理出猜想④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 

(3)第2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确。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现象:      。结论:结合第1组的实验现象,推理出猜想④成立。
(5)【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在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制品上的铁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29.疫情期间,使用到的过氧乙酸(CH3COOOH)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消毒剂之一。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m(C):m(H):m(O)=      
30.为测定实验室某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相符,小雷利用其与大理石反应(其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做了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盐酸样品 大理石 剩余固体(含大理石)+液体 
53.0 6.0 56.8 

(1)实验中共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判断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上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不符合,请你分析可能原因。
查看全部题目
【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标签
中考试卷 最新试卷 湖南试卷 益阳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化学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下载高清试卷
【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