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河南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河南周口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0年河南周口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试卷格式: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0年、河南试卷、周口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模拟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下列选项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 /院/所 信/稳稳打 首以待/行业
  • B. 足/如/告/汤蹈火 称心愿/半身不
  • C. 产/赠 古/那 倒/咬文字 硕腹巨/余勇可
  • D. /然 婆/袈 红/妄自泱大国/怏不乐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弩钝 狂妄 联锁店 别出新裁 出谋划策
  • B. 曙光 锤炼 俱乐部 煞费苦心 附庸风雅
  • C. 秘诀 座标 副作用 既往不咎 不可明状
  • D. 消赃 攘除 电饼铛 郑重其是 脍灸人口
3.古诗文默写。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   。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   ,只要用形旁“鱼”就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5.名著阅读。
《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都有一个光头浓须、手握禅杖的和尚,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他成为和尚的原因。
6.“不打不相识”是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字眼,与其相关的情节在小说中也频频出现,最终演变成了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流传甚广。请你从下面任选一组人物,简要复述人物“不打不相识”的相关情节。
①李逵和张顺
②孙悟空和白龙马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 2013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 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 3 条,共设车站 61 座;其在建线路共 有 7 条,里程约 166.65 千米;远期规划共 21 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份 年客运量(人次) 最大日客运量(人次) 
2017 年 14462.27 67.43 
2016 年 8810.15 36.46 
2015 年 6785.35 35.18 
2014 年 78.9 28.4 

【材料三】
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士 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 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等。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蒸饭匠李靖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③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⑥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
⑦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C)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选自《读者》2016第21期 有删改)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①对于经典的定义,人们见仁见智,我想经典应该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当一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作家的情感意识、体验以至他们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恒存在。
②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我们不妨拿出几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作品,说明它们是如何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比如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刚性雄风,豪情惊世,不愧与我们民族性格中阳刚之气相称。据我所知,在世界小说史上,还罕有这样倾向鲜明、规模宏大的描写民众抗暴斗争的百万雄文。《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吴承恩写了神魔之争,但又绝不严格按照正与邪、善与恶划分阵营。它揶揄了神,也嘲笑了魔;它有时把爱心投向魔,又不时把憎恶抛掷给神,并未偏于任何一方。《西游记》不是一部金刚怒目式的小说,讽刺和幽默贯串全书,我想,只有心胸开朗、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流露出这种不可抑制的幽默感。应当说,吴氏是一位温馨的富于人情味的人文主义者。……另外,我国古典诗词,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苏辛;散文从庄周到韩柳;戏曲从十大悲剧到十大喜剧,其中不乏经典名篇,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文化矿藏,其历史深度和文化反思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层面的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品味。
③在反复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重读经典与深读经典,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因为需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④经典作品除具有培养审美力、愉悦心灵的功能以外,还有借鉴、参照、垂范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我们以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其内涵必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何为公正、何为进步与正义的功能,并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
⑤不可否认,经典对一些读者也许只是被知晓的程度,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而是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的,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⑥今天,我们呼唤深读、反复品读经典,乃是一种文化上的渴望。在商业大潮和浮躁氛围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心灵的脱俗。文学艺术是最贴近人类灵魂的。在坚持不懈的阅读中我们会逐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作者宁宗一 有删改)
1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①斧铖:古时用以杀死犯人的斧子。②汤镬:指把人投入开水锅中煮死。
1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作文
冬天,凛冽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一件棉衣,一杯热茶都能驱走酷寒。父母的提醒,老师的关怀,朋友的安慰……都让人倍感温暖。
请以“暖冬”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查看全部题目
【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标签
中考模拟试卷 最新试卷 河南试卷 周口市试卷 2020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下载高清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