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试卷 > 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漯河市八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河南漯河市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河南试卷、漯河市试卷、语文试卷、八年级下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红/勤    精/察       揣/肩接踵     如烟海/摇摇欲
  • B. /葚    劣/咄       石/闪其词     烟雾绕/春色
  • C. 怀/腆    级/捡       中/挑拨离     词夺理/坚不屈
  • D. /倾   狭/漫       默/而不舍     然而止/嘎乱叫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 ①,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 ②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 ③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 A. ①琢②妆③喧
  • B. ①啄②妆③暄
  • C. ①琢②装③暄
  • D. ①啄②装③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和老王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 B. 北雁南飞,活跃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 C.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
  • D. 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
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
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
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 A. ①②③⑤④
  • B. ④①③⑤②
  • C. ④⑤③①②
  • D. ①④⑤③②
5.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从颜色和动态来描写小石潭周围清雅之景的语句是:                  
(5)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学识的缺乏,《礼记•虽有嘉肴》中有相关的表述:是故             
6.名著阅读。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完成读书卡的制作。
书名        
主人公 姓名:保尔•柯察金 
性格特点:②       
名句摘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心得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某学校围绕“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3)请你讲述一个关于“和”的故事。
(4)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请你谈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但借明月寄乡思
苏美玲       ①中秋又至,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的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②我们乡下,每到中秋节,也就到了秋收最繁忙的时候。我们家里,最忙碌的是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看来,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早出晚归,锄草、浇灌、喷洒农药,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到秋天收成好了,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和奔头。父母常常忙到月上柳梢才带着满身倦色回家。
       ③从月似弯眉忙到月如银盘,中秋节就到了。既然是节日,终归还是要庆祝一下的。满院子地追赶鸡鸭鹅,却不舍得把这些全杀了,只杀其中的一只,剩下的还要等它们下好多的蛋,拿到集市上换钱呢。
       ④因为是中秋节,要有月饼装饰呀。母亲就会到集市上买三五斤月饼和一些猪肉回家。先给爷爷奶奶和外婆家送去,最后剩下一两斤月饼,留着中秋节晚上圆完月,分给我们姐弟。
       ⑤那时候,月饼里的内容很简单,不像现在各种水果风味的这么多,里面掺杂的是几粒花生米、芝麻和红砂糖白砂糖之类。月饼的包装也极其简单,用粗劣的粉红色的纸张包裹了,最上面蒙一小块长方形大红纸。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面。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⑥月如银盘挂柳梢,中秋节的晚宴终于开始了,有鸡、鸭、鹅、猪肉开荤,更有甜甜的月饼吃,对于我们乡下孩子,自然高兴不已。往往是一家人围了桌子,每人发一碗掺和了肉片的豆角菜,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常会把肉多的菜碗分给我们姐弟,她的碗里只有一小点肉丝。我们姐弟吃到直喊“肚子胀”的程度。
       ⑦中秋节晚上,无论多忙,都不能忘记圆月的。在院子里正对着房屋窗户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子,把六块月饼和六个苹果或一堆糖果放在桌子上,再点燃一炷香。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大约是念叨一些“要有好收成,保佑家里的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吉祥话。母亲这样做的时候,一脸的虔诚和严肃,她不容我们姐弟插嘴的,我们也只在旁边瞧着,跟着母亲跪拜。
       ⑧小时候是不理解母亲这样的行为的。上了小学时,我老觉得母亲好像是“封建迷信”呢。但等长大一些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跪拜。母亲那样认真虔诚的跪拜,实际上是因为那时候乡村里的生活太艰难,母亲只是以她特有的方式在向天地祈祷我们一家人的平安和进步啊!
       ⑨等母亲祈祷完毕,就可以吃月饼了。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纯净的月儿,我们姐弟追逐打闹着,最有意思的是,小弟模仿乡村戏剧团里的女演员,拈一个兰花指,咿呀唱着,轻盈地走台步,逗引得我和大姐二姐笑到肚子疼,整个小院子里洋溢着一派轻松祥和的景象。
       ⑩圆月挂中天,夜渐深,母亲总会撕下粉红色的包装纸,仔细裹好两个月饼,盛上满满的一碗肉片豆角菜,朝隔壁那个孤独的张阿婆家走去。阿婆的屋里终日黑着,到晚上也不见光,只有清冷的月光洒在小小的院子里。我总觉得那黑洞洞的窗户像怪兽的嘴,十分恐怖。可母亲会在阿婆屋里坐上好久,直到月亮沉下了西山才悄悄回来。
⑪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父母再不用那么辛苦地劳作,但他们依旧舍不得离开亲爱的土地。我们姐弟已经相约好:国庆节放假后,一定按时回到生养我们的老家,齐聚到父母身边,唠唠家常,谈谈今后的发展,过个团团圆圆的国庆节和中秋节。
⑫现在已是夜深深,有不知名的虫儿轻唱着缱绻的歌。窗外的月色正浓着。哦,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
(选自《躬耕》,有删改)
(1)一轮明月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哪几个场景的回忆?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3)阅读文章,品味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者在文章结尾深情地说:“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结合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思。
9.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答题。
【文本一】
       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机体对外界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它不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而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一般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具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安静睡眠,表现为同步化、高压、低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低,肌张力弱,心跳和呼吸较为规律。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最后阶段,个体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则会感觉头昏脑涨。快速眼动睡眠则被称为活跃睡眠,表现为同步化、低压、混合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较高,常伴有梦境、肌张力缺失、心跳和呼吸不规律以及阶段性眼动爆发。非快速眼动睡眠主要出现在夜晚,睡眠时间长,程度深;而午休多属于快速眼动睡眠,睡眠时间短,程度浅。
【文本二】
       人为什么要睡觉?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一,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修补自由基对大脑造成的损伤。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其他器官都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害,但大脑无法这样做。人只有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第二,睡眠可以为身体解毒,排除大脑代谢废物。有一项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因为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即“类淋巴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眠时则进行“大扫除”。脑脊液会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体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
       第三,睡眠可以调节脏腑功能,降低感冒几率。充足的睡眠不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肾功能低下、易起夜。研究人员给164名健康的成年人先戴上追踪腕带,然后让参与者每人把含有感冒病毒的滴鼻剂滴入鼻腔。5天之后,三分之一的人表现出了感冒迹象--流鼻涕。分析发现,在感染感冒病毒的前一周中,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脏腑功能下降明显,会比睡眠超过7小时的人得感冒的几率高三倍。
       第四,睡眠可以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起被试者体内多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免疫力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科学家还认为,儿童在睡眠时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隐性知识,更为有效地转化为外在知识,而儿童的这种特殊的认知能力与其晚上睡眠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如果能达到9小时以上的睡眠,他们的记忆力和精力会特别好。
【文本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相应结构,共同开展了中美日韩四国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活动。下面是两项调查统计结果:

【文本四】
       研究者对1 0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三年的追踪访问,分析了他们在12-15岁期间的行为、睡眠质量和习惯,并与其父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沟通,得出结论:社会关系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亲子关系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睡眠模式,如果父母关注子女各方面的表现,子女就会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睡眠也就更充足;家庭氛围影响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家庭生活不安宁的青少年(如父母分居或是不与子女共同生活)更容易产生情绪障碍和睡眠扰乱。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的青少年睡眠质量也更高。
(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除大脑外,其他器官都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的方式来修补自由基给人体细胞造成的损伤。
B.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出现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肾功能低下、易起夜等问题,也增加了感冒的几率。
C.四国中,日美两国中学生睡眠足够的人数比例相当,仅相差2.20%;韩国中学生睡眠足够的人数比例最低。
D.我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与繁重的学业负担、家长带来的不良情绪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有关。
(2)简要概括文本一和文本四的主要内容。
①文本一:      
②文本四:      
(3)请写出文本二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同桌小明利用午休时间学习,请你用文本二的相关知识劝说他午休。
1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北冥有鱼》)【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日,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时:按时令;②河:黄河;③涘:河岸;④渚:水洲岸边;⑤河伯:黄河之神;⑥旋:转,改变;⑦望洋:仰视的样子;⑧若;海神名;⑨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北冥:      
B.怒而飞:      
C.抟扶摇而上:      
D.去以六月息者也:      
(2)用翻译下列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甲】文庄子在塑造鲲鹏形象的时候提到了野马和尘埃,它们和鲲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甲】【乙】文段都以雄奇的想象塑造形象。【甲】文中大鹏的形象具有       特点,【乙】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的态度是“      ”,见到大海后,河伯的态度变为“      ”,这一形象带给你的启示是:      
1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选项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她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附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个微笑能让你快乐,一个拥抱能让你幸福,一个目标能让你奋斗,一个机会也许能让你重生……请以“给生活一个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700字。
查看全部题目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河南试卷 漯河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