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9页的部分内容:
育才中学九年级(3)班的学生在上节课的练习中出现了争论:解方程x2=x+3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x2-x-3=0,画出函数y=x2-x-3的图象,观察它与x轴的交点,得出方程的根,唯独小刘没有将方程移项,而是分别画出了函数y=x2和y=x+3的图象,如图,认为它们的交点A、B的横坐标-和2就是原方程的根.对于小刘提出的解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1)[问题理解]结合教材提示及课堂讨论,除了小刘及同学们的解法,你认为本题还可以通过画函数
和函数
的图象,使问题得以解决;
(2)[深入探究]课后小刘同学又提出了如下问题,请帮他把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如图(1),矩形ABCD中,AB=1,AD=2,点E是AD边上一动点(不与端点重合),连接BE,过点E作EF⊥BE交CD于点F,点G在边BC上,∠GFC=∠EFD,求当DF=CG时,AE的长. |
①[数学思考]当动点E在AD边上运动时,设AE=x,则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DF与CG的长分别为:DF=
,CG=
,(不必注明x的取值范围).
②[模型建立]“求当DF=CG时,AE的长”可转化为求反比例函数y
1的图象与另一个函数y
2的图象在①中x的可取值范围内的交点的横坐标;
③[画出图象]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经画出了②中反比例函数y
1=
的图象,请用描点法在图(2)中直接画出②中函数)y
2=
的图象(注意网格单位长度).
④[问题解决]结合图象可知,当DF=CG时AE的长约为
(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