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四川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四川巴中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四川巴中市语文中考试卷

【2021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第9页

试卷格式:2021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四川试卷、巴中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1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巴山民歌,情满巴山”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巍巍巴山,莽莽苍苍,千百年来,巴山子民聚居一地,同甘共苦,用民歌反映生活,用民歌宣xiè[]情感。巴山民歌_____。
       大巴山是民歌的海洋,民歌让大巴山多情起来。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通江河,南江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这是米仓古道上巴山背二哥的山歌,粗犷朴。响彻云xiāo[]:“半天下雨半天晴,斑鸠爱的刺笆林,牛儿爱的丝茅草,幺妹爱的勤快人……”这是山野田间里巴山幺妹的情歌,直率甜美,余音袅袅:“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是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
       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巴山儿女,巴山儿女传播着动听的巴山民歌。民歌声情并茂是巴山亮丽的文化名片,或高亢嘹亮,如山瀑奔腾;或婉转悠长,如清泉流淌;或浅吟低唱,如溪水。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岁月流长,世事变迁。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填入[]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泻 zhuō 霄 zōng B.泻 zhuó 宵 cóng C.泄 zhuō 霄 cóng D.泄 zhuó 宵 zōng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甘共苦
B.孕育
C.声情并茂
D.亮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
B.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
C.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
D.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4)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巴山民歌_______。
①表达巴山儿女的是非观念和理想愿望
②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③还大量使用比兴手法,语言诙谐,艺术形式相对比较简单
④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而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5)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普良的巴山儿女”中“秀美”是形容词,“了”是助词,“儿女”是名词。
B.“勤劳善良”“高亢嘹亮”“山瀑奔腾”都是并列短语。
C“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句中的主语是“巴山孩童”。
D.“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6)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即兴写了“巴山民歌,情满巴山”八个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B.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C.这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燕尾。
D.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2.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 B. 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
  • C. 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长跪而谢之”。
  • D.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某同学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巴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请你帮他设计两个问题。
      
      
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勤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创新变革,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还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和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删改)
材料二
       2021年3月到5月期间。某市对城区6所中小学的450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某市城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或讨厌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学校是否把劳动教育课程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9% 18% 

材料三
       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学校的劳动教育遇到困难;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不断弱化。
       怎样让孩子爱上劳动教育?重庆市人民小学用10多年的实践做出了回答。人民小学从劳动课抓起,率先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半月谈记者旁听了一堂劳动教育融合课《舌尖上的数字奥秘》。“孩子们,你们知道鱼香肉丝的味道有哪些吗?”在课堂上。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动手研究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多少。每一组的同学再根据之前设想的糖醋比例,现场炒制。“如果今天要制作2000份鱼香肉丝,这怎么做呢?”孩子们议论纷纷:一份一份,太慢了;雇100个厨师,一人20份,成本又太高了。老师通过小视频揭晓了答案:餐饮公司根据对数万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了鱼香肉丝的最佳配比,然后使用智能机器人炒制。短短的一堂课,老师把劳动实践、科学、数学、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让孩子逐渐爱上劳动教育。
       人民小学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将家校连接起来,让孩子在学校学、回家做。让孩子明白劳动是学习的一部分,不是一次性的活动。为此,编写了《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按照各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学生衣、食、住、行等,梳理各年级任务清单,要求孩子一学年下来至少掌握2项生活技能。同时,人民小学打破城乡“围墙”。与农村学校共享劳动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城乡交流,人民小学和10所乡村小学少年宫结对,建立劳动教育联盟校。整合城乡资源,不仅让城里的孩子走出去,也帮助农村的孩子走进来。
(选自半月谈《杨浪浪:让城里娃爱上劳动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教育。
B.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立德、增智、强体、育美。
C.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
(2)列对材料二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学生讨厌劳动课,但家长很重视劳动教育。
B.学生自身不重视劳动教育课的学习,但学校老师高度重视。
C.大部分学生知道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考核。
D.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开设劳动课很有必要,大部分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考核。
(3)材料一强调劳动教育要创新变革。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人民小学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创新变革?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赵林       ①读书可以明智,也可以长才,在给人启迪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养浩然之气。“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们每一个人要读好书,多读书,这样才能做到修身律己、治心养性。所以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②读书使人反省察己、向上向善。读书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自我教育、润泽生命的过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些精彩的名言,讲的都是读书在改造思想、加强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一旦放松了读书学习,精神世界会变得荒芜贫瘠。有的人说,工作太忙,无暇读书。实际上,越是繁忙,越是需要挤出时间读书。国家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领导干部,“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味。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违纪违法案例表明,一些人走向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忽视读书学习,放弃修德养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
       ③读书的功效不在一时,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宋代大儒陆九洲讲:“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唏嘘吟咏的书页翻动之间,含英咀华、心游万仞,必然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有助于培育现代文明人格。现实生治中,不难发现有道德操守的人,即使在外部监督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慎独慎微。因为一旦“内心的法”建立起来,对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影响将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
       ④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对每个人来说,读书不仅是个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那么,对一个国家、民族、政党而言,全民阅读风气则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旺发达。我们提倡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
       ⑤我们要把读书的觉悟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知和行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会远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读书越多的人,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1)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B.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
C.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
D.我们要把读书的觉悟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2)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尖山梁的月光
马晓红       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是不想读书了。我想跟四叔去省城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这事。因为老师对他说过:哑巴,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③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吃过晌午一头钻进苞谷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④四叔走的那天,他没有上山,一早就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下的扁担,看着四叔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一直坐到天黑。
       ⑤进城上学那天,我很早就醒了。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见我起来了,盛了一碗红苕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芭谷面的白面锅盔馍。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篓。背篓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苕、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口粮。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⑥他背起背篓,佝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3块钱,坐半个时辰的公交车,才到县城。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了背篓,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
       ⑦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⑧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⑨周末,我就在大街小巷乱窜。最终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白天,我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晚上,网瘾犯了,就爬墙出去玩一两个小时,学校围墙并不太高,里外都有几棵老树,斜出的虬枝就是最好的梯子。腊月初八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我还是忍不住了,等同学们睡熟了,我又偷偷地溜了出去。走进网吧,揉了揉眼睛,跟网管打了个手势,径直向最里面的角落走去。太冷了!只有三四个人,都戴着耳机,盯着电脑,没有人抬头看我。我常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那人看样子已经玩累了,用一件土灰的衣服蒙着头。干瘪的背脊,蜷曲着身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走近几步,隐约闻到一阵腐木的酸臭,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绕到最后一排,仍然选一个靠墙的角落。
       ⑩'呼呼'那人真的累了,打起了鼾。
⑪网管走过来,拍了拍那人的脊背。鼾声停了,那人抬起头。衣服滑了下来,露出一头稀疏的白发。“外面那么大的雪,我才让你进来,你也不能吵着人啊!”网管小声说着。那人不停地哈腰点头,咿咿呀呀地道歉。网管摇了摇头,做了个“嘘”的手势,走回门口去了。
⑫我心头一颤。像被雷击了一下:那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是我穿旧的,那头花白的头发曾陪我从山里走到城里。脚下背篓里是我吃了十几年的红苕和腌菜……
⑬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⑭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出了网吧。巷子里,回荡着“吱吱”的脚步声,白白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刺得双眼有点酸痛。
⑮灰色的围墙,在月光下起伏,像夜风下的山脊。昏黄的路灯下,雪花飞舞,泛着亮光,像爹的白发,在尖山梁上摇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不想进城读书——      ——      ——我明白了爹的苦心
(2)作者仅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称呼“哑巴”为“爹”请分析原因。
(3)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①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②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
(4)文中的“月光”与《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在行文中多次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自选两个角度分析。(提示:结构、手法、情感、主旨等)
       链接材料
       ①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②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③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节选自《驿路梨花》)
7.古诗文名句默写。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仁人志士以行践诺,矢志报国,留下无数诗篇。这些诗篇情感真挚,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①      ”的意气风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②      。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无奈;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忧民;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④      ”的视死如归;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⑤      ,⑥      ”的无私奉献。
8.阅读《望岳》,完成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简要分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的妙处。
(2)古人常登高望远,抒怀言志。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类似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流似汀州。
9.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注释]①股肱(gōng):用以比喻辅佐的大臣。②敕:告诫,嘱咐。
(节选自《先主托孤》)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臣卑鄙 不物喜,不以己悲 B.遂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
C.以后事 良田、美池、桑竹之 D.召亮成都 臣之客欲有求
(3)下列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我)在兵败危难的时候接受任命,担当重任。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时被委以重任。
B.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理解:这句话表现了诸葛亮消极避世、自命清高。
C.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翻译:如果他不成才,你可以取代他。
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充满信任和对蜀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D.汝与承相从事,事之如父。
翻译:你和承相一起治理国家,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刘备对刘禅的谆谆告诫,父子之情和君臣之情跃然纸上。
(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多次提到“先帝”,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直接表达诸葛亮效忠刘备父子的句子是“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C.[甲]文中诸葛亮回顾往事,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以及对蜀汉的忠诚;另一方面激励刘禅以先帝为榜样,励精图治。
D.[乙]文中“先主托孤”的史实在[甲]文中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来概括,此事距诸葛亮出山已有二十一年了。
(5)阅读了[甲]|乙]两文后,有人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诚点赞,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是愚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0.《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列举一个酒壮英雄胆的人物及情节。
11.假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准备再次出发,下列哪个人物有可能和他一起去西天取经?请结合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历,简述理由。
祥子《骆驼祥子》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12.微写作。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一张读书卡,请从中选取或自行提炼一个关键词,围绕名著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篇短文,150字左右。
书名 关键词 
《朝花夕拾》 温馨、童趣、批判…… 
《昆虫记》 生命、科学、尊重… 
《简•爱》 自立、自尊、平等……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花草树木间,我们发现了大自然的种子;在成长路上,我们心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这粒种子可能来自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也可能来自一次旅行、一次碰壁,还可能来自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
       请你以“心中有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
②文从字顺感情真挚;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全部题目
【2021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标签
中考试卷 最新试卷 四川试卷 巴中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载高清试卷
【2021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