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广西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2年广西语文中考试卷
【2022年广西省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第6页
试卷格式:
2022年广西省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
最新试卷、2022年、广西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试卷、中考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
微信扫一扫
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
【2022年广西省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如图)。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
沧
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
ㅤ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
立冬
ㅤㅤ宋代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诗有句:“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古人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每5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唐代李白有《立冬》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水冰地冻,“雪”往往是古代咏冬的诗文里常见的意象。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毛泽东
《沁园春•雪》
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
①
,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②
?
刘义庆(编)
③《
》
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
《卖炭翁》
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
⑤
,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辩的景象。
雾凇沆砀,⑥
,
柳宗元
《江雪》
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空灵之境。
⑦
,
3.
时间的味道历久弥鲜,味则通之——道于物,道于事,道于人。
时间的脚印
ㅤㅤ①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1厘米厚的岩层使代表着几十年列上百年的时间。
ㅤㅤ②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ㅤㅤ③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阳光烘烤着它,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各种酸类腐蚀着它。水和空气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开山炸石,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ㅤㅤ④大地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上。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ㅤㅤ⑤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ㅤㅤ⑥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ㅤㅤ⑦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
很
可
能
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ㅤㅤ⑧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便是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认识地球历史发展的过程。另外,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ㅤㅤ⑨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作者:陶世龙,出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删改)
4.
季节
ㅤㅤ①久住城市,越来越觉得城市只有阴晴冷暖,没有季节变换。童年在故乡,四季是各有各的美丽的。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
ㅤㅤ②大年初一响到十五的大鼓声刚刚停止,村前的藕塘已露出荷叶的尖尖角,光秃的苦楝树枝头也有了一丛丛青翠,小溪旁的草地不知什么时候换了一片新绿。[甲]
园边不时传来柚子花和柠檬花的清香,这份清香不会令人沉醉,而是使人兴奋又安神
。闻着这不凡的芬芳,什么郁闷都会烟消云散的。
ㅤㅤ③“三月三,人拜山。”村人叫扫墓为拜山。上山扫墓,行经一处处大树的浓阴。[乙]
阵阵初起的热闹的蝉声就像草木一样蓬蓬勃勃
。那些用来泡水浸米煮黑米饭的嫩枫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散发着种种不同的芳香。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寻捉夜游的黄鳝,也是春天令人着迷的事。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风习习,蛙声阵阵。离开故乡,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
ㅤㅤ④转眼间,梅子熟了。再酸也要吃几颗的,这亦使人有春去夏至之感。阳光变得火辣辣的,田野荡漾着绿波,蒸发的水汽在烈日照耀下,有如透明的火焰在跃动。[丙]
时有三三两两的白鹤,在透明的火焰上悠悠飞翔,然后优雅地降落绿波中
。
ㅤㅤ⑤“六月六,摸芋督(督。底部)。”早春种的芋头长大了,可以挖起来吃了。种在田里的藕也长大了,刚挖起的嫩藕,多么可口,仍记得有两句山歌:“挖得嫩姜共藕炒,云队(我们)连情甜又香。”夏收夏种的日子,忙碌而紧张。家家户户,上午把早稻收割挑回村旁的禾堂,下午把稻穗铺成圈饼状,用牛拉着石磙一圈一圈来回滚着脱粒,叫“蹬禾”。接着,家家户户又在刚收割的田中,牛拉着“碌碡”,人站在“碌碡”前后的踏板上,来回滚田。黄昏的田野,四处“嗒嗒嗒”的“碌碡”响声,有夏种不待人的繁忙气氛,也有夏收的欢乐的情调。
ㅤㅤ⑥“九月九,黄蜂返饮酒。”九月初九前后一两天,总有黄蜂成群结队飞来村里,在屋边瓦檐绕来绕去。捉黄蜂吃糖,也是儿时的趣事。黄蜂返饮酒,也给日子带来了清秋的情调。深秋的山林,依然苍绿,虽间有一树两树的鲜黄或殷红,但并没有什么“悲秋”之感,只觉得山河的壮美和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ㅤㅤ⑦北风吹了,天气冷了。冬夜,一家人围在灶炉前生火取暖,暖和又愉快。火堆烧得旺旺的,烤火烧的多是桃军娘的树根,这些树根很耐烧。但我觉得桃军娘很可爱,春天漫山遍野的桃军娘花,一片绯红,多么美丽;夏日上山去摘成熟甜蜜的桃军娘果,多么欢快。我极不情愿烧我喜欢的小树。长大后我知道它的传说——桃军娘是古代为拯救义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位姑娘的化身——我更感到儿时喜欢的小树可爱也更可敬。
ㅤㅤ⑧打陀螺也是欢乐的活动,这是冬天才有的景象,北风再冷,气氛总是热烈的。
ㅤㅤ⑨人们准备过年的种种活动,也使人感到隆冬的情味,但这是迎春了。山野和村边,一些急于迎春的树木,已长出许多叶芽,甚至伸展了几片最初的嫩叶,或青翠,或紫红,或灰绿。诗人雪莱曾经问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ㅤㅤ⑩是的,不会远了,而在我的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
(作者:韦其麟,选自《重返故乡》,有删改)
5.
时光里的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桃花源记
ㅤㅤ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ㅤㅤ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肴,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ㅤㅤ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其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
子
邑人来此
绝
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
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ㅤ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速,不复得路。
ㅤ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潜传(节选)
ㅤㅤ陶潜,字元亮,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①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ㅤ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出自《晋书》)
[注]①属文:作文章。
6.
有人说:时间就是你自己的影子,你是什么样子,时间就是什么样子;你去哪里,时间也会去哪里——说的是时间管理的事。
ㅤㅤ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时间管理”的相关问题。时间管理就是运用策略和技术,帮助人们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方法。
7.
作文。
ㅤㅤ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提到《山海经》《天演论》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红星照耀中国》写毛泽东常读《水浒传》《三国》和《西游记》。《盛世危言》是他喜欢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最爱看的小说是《牛虻》,书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一种利器……
ㅤㅤ初中三年,必定有一部经典名著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围绕这一部经典名著。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以时间为线索,叙写你的阅读故事。
ㅤㅤ要求:(1)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不抄袭,不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全部题目
【2022年广西省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标签
中考试卷
最新试卷
广西试卷
2022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下载高清试卷
【2022年广西省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北
黄石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浙江
衢州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上海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黑龙江
大庆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江苏
淮安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北
十堰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黑龙江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广东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辽宁
辽阳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南
长沙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四川
宜宾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北
宜昌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河南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山东
烟台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吉林
长春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北
襄阳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山东
德州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山东
日照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湖北
荆门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2年
辽宁
鞍山市
九年级
语文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