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道: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发现,仅有20.4%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41.6%的受访者觉得校内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外无法保证;20.2%的受访家长觉得校外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内无法保证;还有17.9%的受访家长觉得都无法保证。
北京市民韩玉的孩子现在读初二,她觉得“毕竟有升学压力,还是会主攻考试项目,其他的会暂时放放,体育锻炼以后还来得及”。
“孩子上小学时,体育课没什么要求,更多是玩玩闹闹,现在上了中学,学业压力上来了,好在体育课老师要求也更多了。”林华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觉得以前孩子在体育课上,女生会三五成群坐着聊天,现在会让学生多运动。
但林华觉得,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只是让学生动起来,“感觉教学还需要更有系统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最好能针对孩子的运动兴趣,更加专业地锻炼。要不等到了初中,有中考体育的要求,就要专门围绕考试内容来练习,但像长跑、仰卧起坐等,可能孩子们兴趣又不高。”
(《中国青年报》2021.6.10)【材料二】
“现在的孩子缺少享受体育乐趣的机会,导致他们不容易喜欢上体育。”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分析,人体只有在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达到最大脉搏的70%~75%,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从而感到兴奋,体会到乐趣。但现在在体育课上,中小学做得还不够,运动强度也有限。有的孩子小时候有体育锻炼的乐趣,随着学业压力上来了,就没有时间锻炼了。而且很多家长把体育当作一种“调味品”,觉得孩子学习太紧张了,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但体育的本质功能不是这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指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对“你觉得现在体育课还存在哪些问题?”的采访结果
(《中国青年报》2021.6.10)【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发布的《久坐不动行为与身体活动指南》中指出。所谓的久坐行为是指孩子在教育机构、社区、家庭或交通设施上,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身体处于坐姿或躺姿这种低耗能的行为被称作久坐行为。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看电视、玩手机、用电脑都属于久坐行为。而这些行为在一天之中占据了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现代人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没有身体活动的消耗,这些营养成分就会在身体内转变为脂肪,储存下来,就会引发孩子的肥胖。
孩子长时间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会导致身体内的糖分脂类代谢减缓,心肺功能得不到提升,从而造成不利的影响,未来患上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都会大大提高。
身体活动会带来疲劳感,会提升睡眠质量,如果长时间处于久坐行为当中,疲劳感会减低,就会影响睡眠的质量,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同时,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久坐的状态中,与周围人的沟通减少,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行为举止和亲社会行为恶化,抗压能力出现明显的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