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古代的“粮食安全”
张嵚 ①在古代典籍中的记录里,最让人不忍卒读的,就是对古代灾荒的种种描绘,那些“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等恐怖景象,让多少读史者读到心头滴血,却也教一些“聪明人”一拍脑袋:“古代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没粮食吃可以捕鱼打猎嘛,古人为啥这么想不开?”
②历朝历代的灾荒时节,确实常有离乡背井的流民钻进山林,靠打猎捕鱼讨生活。最出名的就是中晚唐时期,生活在嵩山山区里的“山棚”之民,基本都是从各地逃荒到那里的流民。但更残酷的事实是,在那些破坏力巨大的灾荒面前,“捕鱼打猎”的法子,基本没用。
③比起“让老百姓捕鱼打猎”之类的馊主意,中国历代王朝在饥荒问题面前,都重点在一桩大事上开动脑筋——如何提升粮食储备增强抗灾能力。以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重视粮食安全”。
④在这个问题上,从元末大饥荒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明王朝,一度弦绷得紧。明太祖朱元璋开基建国后,除了延续宋、元王朝的“常平仓”政策外,又在全国各地广建“预备仓”,不遗余力地储备粮食。雄厚的粮食储备,也曾是明王朝亮眼的“名片”。
⑤而取代了明朝的清朝,立国后也牢记着明王朝饥荒亡国的教训,对于粮食安全不敢放松。特别是雍正年间,经过“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改革,清朝的粮食储量达到了惊人的二千八百万石。乾隆在粮食政策上无比务实,不但彻底取消了官定利息,而且有严格的“各省互救”国策,千方百计杜绝饥荒。
⑥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清两朝都曾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那么为何在其末世时,都出现了景象惨烈的“奇荒”呢?因为破坏粮食安全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⑦就以明朝为例,虽然明朝历任帝王,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但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丰厚的储粮也成了官员眼中的肥肉,贪占挪用粮食成了惯用套路,就连一度遍布全国的“预备仓”,到了明末也已彻底不见影踪。外加明末商品经济发达,原本作为产粮区的江南地区,大批农田都改种经济作物。而在全国各地农村,大批农民扔下土地进入城镇矿山谋生,哪怕北京周边的农村,也是“土旷人稀”。粮食产量自然锐减,繁荣的表面下,已隐藏着巨大的粮食危机。
⑧晚清年间的“丁戊奇荒”,更是人祸破坏粮食安全的写照。在“丁戊奇荒”前的二十年里,受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北方各省大片良田都改种了鸦片。丰厚的鸦片收益,喂饱了极少数蛀虫,也碾碎了清王朝的“粮食安全红线”。
⑨比起这些惨痛的教训,更需要后人明白的是,无论身处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时代,“粮食安全”“饥荒”这些词汇,都不遥远。联合国最新的报告告诉我们:目前全球就有六点九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也就是说至少每十一个地球人里,就有一个人正在挨饿。从这个意义上说,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每一顿饭、每一粒粮食,就是当下我辈的“粮食安全红线”。
(摘编自《读者》总第735期)(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中晚期,逃荒到嵩山山区的流民,靠“捕鱼打猎”为生,这是古代抗灾的有效方法。
B.乾隆在粮食政策上很务实,彻底取消了官定利息,制定了严格的国策,杜绝了饥荒的发生。
C.明初,统治者制定了“常平仓”政策,广建“预备仓”。因此,明朝一度粮食储备雄厚。
D.文章警示我们:无论身处哪一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都不能放松“粮食安全”工作。
(2)下列对文章的内容与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谈及古代典籍中描绘的灾荒景象,接着否定了一些“聪明人”的想法,继而引出话题。
B.第⑤⑥⑨段分别用“而”“那么”“比起”等词语开头,使文意更连贯,衔接更紧密。
C.文章全面细致地阐述了明清初期的粮食政策,以证明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粮食安全。
D.目前全球相当数量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饥荒离我们并不遥远。
(3)文章指出明清时期“破坏粮食安全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请概括“人祸”的具体表现。
(4)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全文从政府部门、粮食生产者及粮食消费者三个方面谈谈我们该怎样维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