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性质与用途 | B.数字的含义 |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②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吸附剂 | ①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②2H:中前面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
C.能量观 | D.燃烧现象 |
①手机锂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缓慢氧化吸热 |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②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 ![]() | ![]() | ![]() |
A.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D.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氮气 | 氧气 | 灼热的铜网 |
B | 木炭粉 | 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C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氧化铜 | 铜粉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族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二 | 3 Li锂6.941 | 4 Be铍9.012 | 5B硼10.81 | 6C碳12.01 | 7N氮14.01 | 80氧16.00 | 9F氟19.00 | 10氖20.18 |
三 | 11Na钠22.99 | 12Mg镁24.31 | 13 A1铝26.98 | 14 Si硅28.09 | 15 P磷30.97 | 16 S硫32.06 | 17 C1氯35.45 | 18 Ar氩39.95 |
高温 |
加热时间/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剩余固体质量/g | 20 | 20 | 17.8 | 15.6 | a |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