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试卷 > 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1年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1年广东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1年广东阳江市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1年广东阳江市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广东试卷、阳江市试卷、物理试卷、八年级下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疫情防控期间,喷洒了“84消毒液”的教室充满刺鼻的气味,这说明了(  )
  • A. 分子之间有间隙
  • B.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C.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 D.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 A. 鞋底有花纹﹣﹣减小摩擦
  • B.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大气压强
  • C. 飞机获得升力﹣﹣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 D.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下列情况中,使管中水银面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高度差变小的是(  )

  • A. 管中留有空气
  • B. 选用更长的管子
  • C. 将细管倾斜
  • D. 将装置从山上移到山下
4.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 A. F3<F1<F2
  • B. F2<F1<F3
  • C. F1<F3<F2
  • D. F2<F3<F1
5.一个木块从光滑斜面上滑下,并在粗糙水平面上继续滑行,如图中分别画出了木块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滑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6.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 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t=1s时,若F=3N,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N
  • C. 从t=0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7.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2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 B. 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 C. 实验丁中,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2N
  • D.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2N
8.小王和父亲一起踩自行车踏青,以15km/h的行驶速度前往200m处的公园,所需时间是      s.他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马路上的观光巴士远离他们快速前行,如果以小王为参照物,父亲是      的,观光巴士是      的。小王发现路两旁的美景都向他身后远去,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9.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填代号)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10.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降落伞对运动员的拉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如果此时运动员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运动员将做      运动。

11.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题图所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拉力增大,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木块将做直线运动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12.“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页上表面空气流速变大,导致书页上表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质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       ,用手把它们都放于水面下,松开手待它们静止后,受浮力较大的是       
13.如图所示为锅炉保险阀门的示意图,当阀门受到的蒸汽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拉开。要控制锅炉内蒸汽压强较小时,可适当将钩码向       (填“远离”或“靠近”)O点移动。如OB=2m,OA=0.5m,阀门的底面积S=2cm2,锅炉内气体压强的安全值p=6×105Pa,则此时阀门S受到锅炉内气体压力为       N,B所挂的重物G为       N(杠杆的重力,摩擦均不计,大气压为1.0×105Pa)。

14.如图所示,一均匀正方体合金块重为G,边长为a,将其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如图所示,则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所受浮力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5.如图,画出小球悬浮在水中的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16.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17.如图所示,一个均匀材质的方形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这个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18.小宣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宣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她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她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此时左右两部分对海绵压强的关系是P      P
19.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下面的实验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完成图乙和丙所示实验。由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3)小明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为使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下面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
A.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B.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C.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4)另一小组对实验进行改进,其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A、B两种不同液体,橡皮膜向左突起。可以判断      (填“左”或“右”)侧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
②向左侧继续加入A液体,当容器左右两侧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左凸起,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      有关。
③在②的基础上,继续向左侧加A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此时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A      pB(选填“>”“<”或“=”)。
20.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实心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
(1)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
(3)比较      两图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4)比较c、d两图可知:      
(5)小华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随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物体刚好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N,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是      Pa,这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还跟      有关;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21.为了倡导绿色出行,阳阳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如图所示,阳阳的质量为50kg,车的重力为100N,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1m2,阳阳在水平路面上骑车5min通过的路程为1500m。求:(g取10N/kg)
(1)阳阳的重力是多少N;
(2)阳阳在这5min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3)阳阳在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2.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
3
5
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1.0×103kg/m3)。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23.如图所示的一些物理现象。

(1)如图(a)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2)如图(b)所示,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3)如图(c)所示,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儿,会看到空矿泉水瓶变瘪了,说明       的存在。
(4)如图(d)所示,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这是因为鸡蛋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未随硬纸板飞出,在       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5)如图(e)所示,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要“磨一磨”,这是为了增大       ;在图(f)所示的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对冰面也要“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少       
24.核潜艇
我国某核潜艇最大潜深350m,完全下潜到海面下的排水量为8.24×103t.潜艇内部有水舱,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艇的自重,从而控制其下沉或上浮。已知海水密度ρ为1.03×103kg/m3,江水密度ρ为1.0×103kg/m3,取g=10N/kg,不考虑潜艇的体积变化。
(1)下列关于核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潜艇的外壳用硬度小的特种钢材制成的
B.核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达到浮沉的
C.核潜艇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核潜艇由东海海面下潜行进入长江后所受的浮力变小
(2)核潜艇在海面下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时,核潜艇将会       ,将给核潜艇带来安全隐患。为确保核潜艇安全,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
(3)该核潜艇悬浮在海面下时,螺旋桨将海水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       
(4)核潜艇所受的海水阻力与航速平方的关系如图,当核潜艇航速为8m/s时,核潜艇所受的海水阻力为       N;该核潜艇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露出海面的体积为1.0×103m3,此时核潜艇的总重量为       N。

25.某兴趣小组用一薄壁量筒(杯壁体积忽略不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装置,操作如下:
(1)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细沙后放入水中,量筒在水中竖直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量筒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L,量筒和细沙的总质量为       kg;
(2)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这种简易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是       的。(选填“不均匀”或“均匀”)
(4)现有两根仅粗细不同的薄壁量筒制作密度计,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       的量筒。(选填“粗”或“细”)
(5)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该装置,静止时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子质量是       g。

查看全部题目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广东试卷 阳江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试卷 物理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十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