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太空中的衣食住行刘孜铭 吴唯臻①10月18日,“天问一号”在宇宙中飞行了 2.56亿公里,完成了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距离到达火星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从“走入太空”“太空生存”到“太空生活”,宇航员太空生活的质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②厚重的外壳、圆圆的面罩,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心目中宇航服的经典形象。但重达几十公斤的宇航服,当然不可能是居住在宇宙空间中的人类的日常穿着。
③其实,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宇航员们,平时会穿着同地面上一样的衬衫和裤子,宇航员通常会一次筹备几个月的衣物,由补给航天器定期送到空间站中。如果要走出航天器,宇航员依然需要穿着宇航服保护自己。一件航服就像一座小型的航天器,既需要保温保压,有足的优秀的性能和强度防御宇宙射线以及微陨石的袭击,还要具备全套的通信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还有一种舱内宇航服一般用于航天器座舱内,在发射和返回地球时保护宇航员,有着平衡温度、提供气压保护的作用。
④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牙膏”:宇航员要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可直接吞下肚。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吃货的生产力是不可低估的。很快,牙膏管就被赶出了“太空餐厅”。人们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包括咖啡杯、煎锅。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刀等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了很多,国际空间站中的宇航员有上百种餐品,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8天循环的。
⑤我们可以直接居住在某个星球或外太空空间中吗?目前看来这还是不可能的。多国合作、经营多年的国际空间站,现阶段唯一真正实现长期居住功能的太空场所。国际空间站内部比一座五居室公寓要宽敞得多,除了用于科研用途的实验室,还设置有两间浴室、健身设施和一个360度视野的凸出舷窗。
⑥无重力环境会扰乱人体的肠胃功能,因此宇航员在太空中大多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但是他们每天却要在各种特制健身器材上花费多达两个钟头——太空环境会导致人体肌肉、骨骼、心肺等器官产生复杂变化,为了抵抗身体机能的衰退,宇航员必须每天进行锻炼。国际空间站上配备有跑步机、自行车骑行装置和阻力锻炼装置,宇航员在健身的时候会把自己固定在机器上,免得自己飘来飘去——没错,宇航员是一群“带着绳索生活”的人。
⑦宇宙空间如此广阔,居住在太空中的人有机会出去看看吗?现阶段的太空出行主要依靠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行器,许多国际空间飞行器都到访过国际空间站,输送工作人员和物资。至于去太空里散散步,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除了必要的器械安装、维修与太空行走实验,宇航员们一般不会走出舱门。
⑧2008年9月 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任务,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同之前其他国家的出舱任务相似,翟志刚也使 用脐带式行走,通过一又粗又长的“电脐带”同飞船相连。或许在将来,随着单体移动装置的进步改进,宇航员可以在舱外更自由地行动,飞行器的速度也将不断提升,帮助人类向更广阔的宇宙进发。(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9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