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安全常识 | B、生活知识 |
瓦斯爆炸﹣﹣甲烷 引起假酒中毒﹣﹣甲醇 引起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元素与人体健康 |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龋齿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40 | 10 | 3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10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铁粉中的三氧化二铁 | 取样,加入足量盐酸,过滤 |
B | 除去KOH溶液中的K2CO3 |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 |
C |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
D | 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 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猜想二成立 |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 不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