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试卷 > 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山西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山西太原市九年级语文试卷 > 2021年山西太原市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试卷格式: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PDF
试卷热词:最新试卷、2021年、山西试卷、太原市试卷、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学期试卷、期末试卷、初中试卷
如何查看答案以及解析
下载试卷后,用微信扫一扫扫描试卷右上角二维码即可查看【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和视频讲解。
试卷题目
1.2021年是我国农历牛年,老师准备将下面这幅有关牛年的书法作品送给全班同学,请你仔细观察这幅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由字格内。
2.古诗文默写。
(1)一上高楼万里愁。许浑登高,见“      ,山雨欲来风满楼”叹“行人莫问当年事,      ”;辛弃疾登高,年少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花草树木皆传情。春光收尽时“            ,菜花黄”(秦观《行香子》);百花凋零时有“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3.九年级一班举行“《水浒传》读书会”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问题。
       班长:生辰纲为什么会被劫呢?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是必然的吗?
       小语:因为吴用的计谋太巧妙了,①无论谁送,都是失败。
       小文:也不一定。如果杨志能                          ,大家不怨怅,或许能押送成功。
       小美:也许,不过还有老督管和两个虞侯的原因。②即使杨志一路上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但还有虞侯煽风点火,激化矛盾,老督管倚老卖老,咄咄逼人。送生辰纲的团体内部人心不齐,以一个人对抗一群人,自然会失败。
(1)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家不怨怅”中加点字的读音是“chàng”。
B.划线①句“无论谁送,都是失败”是递进复句。
C.划线②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即使”应改为“虽然”。
D.以上讨论符合“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的要求。
(2)请你结合语境,联系原著相关内容,补全“小文”发言中空缺处的内容。
(3)《水浒传》的外文译名有很多,《强盗与士兵》《四海之内皆兄弟》《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等。你认为这些译名中,哪个比较符合作品的精神内涵?说说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东晋书法家。②大将军:指王敦。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王敦叛晋,后被诛。④从,同“纵”。
【材料二】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聊斋志异》)【注释】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吹豕(shǐ):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去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诈熟眠      
遂割破狼爪下皮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及 开 帐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熟 眠 于 是 得 全。
(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大将军尝先出      
②股直不能屈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王右军醒后,            ,就假装吐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②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5)王右军和屠户面对危机都化险为夷,请结合材料谈谈他们给你怎样的启示?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科研创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周忠和       ①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②好奇心代表着人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社会就很难进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需要数学或实验的一个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③回顾科学发展历程,许多重大的原创理论或发现,都源于不经意间的好奇心。伽利略思考吊灯为什么左右摇晃,提出了单摆等时定律;据说魏格纳看世界地图时,萌生了大陆漂移说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④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很强烈,遗憾的是,长大以后,好奇心就会减弱。比如,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等词汇,多数时候是形容小孩,而不是成年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⑤好奇心会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在一些传统观念里,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并不总是被鼓励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认为和不安分、破坏性等紧密相连。人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提出问题,需要开放、包容的环境。
       ⑥从事科学事业,我们需要保持纯净的心态,不要过于功利。不妨时时擦亮求知的双眼,像孩子那样去感知新鲜的世界,永葆创新的冲劲。我们的社会也应当保持良好的氛围,呵护大家的好奇心。
       ⑦孩子们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由好奇心引发的对科学的兴趣,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这就需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土壤和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某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被批评而压制,甚至遭到嘲笑,好奇心就可能就会一点点消退,甚至完全消失。
       ⑧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不断涌现有影响力的基础原创成果。呵护我们的好奇心,就是为未来打好根基。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3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6年,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在北京举办了《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发布会,并首次在中国启动了默克全球“好奇心行动”。该活动由1002名中国员工、1000名德国员工及其他人员参加。通过多维度的“好奇心量表”调查,得出“高度好奇”人员占比数据如图。

       中国小组成员表示:“创新通常发生在问题出现时。”
       德国小组成员表示:“我认为它们(好奇心和求知欲)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它们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心驱使我们尝试新事物,做一些过去没做过的事。只要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十几岁时,就知道我们希望探索和父母不同的做事方式。我想这永远都是创新和研究的最大动力。”
(节选自《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好奇心推动科研创新 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代表着求知欲【②      】 呵护好奇心,为未来打好根基 
科学发展源于好奇心【举例论证】 
好奇心会衰弱 长大后好奇心衰弱 
       
       个人、社会应当呵护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阅读积累,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任何人想要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      
6.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月亮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构成要素及设计寓意。
7.阅读小说,完成问题。
老虎吃错人(节选)
汪曾祺       山西赵城有一位老奶奶,穷得什么都没有。同族本家,都很富足,但从来不给她一点赒济,只靠一个独养儿到山里打点柴,换点盐米,勉强度日。一天,老奶奶的儿子到山里打柴,被老虎吃了。老奶奶进山哭了三天,哭得非常凄惨。
       老虎在洞里听见老奶奶哭,知道这是它吃的那人的老母亲,老虎非常后悔。老虎心想:老虎吃人,本来不错。老虎嘛,天生是要吃人的。如果吃的是坏人--强人,恶人,专门整人的人,那就更好。可是这回吃的是一个穷老奶奶的儿子,真是不应该。我吃了他儿子,她还怎么活呀?老奶奶哭得呼天抢地,老虎听得也直掉泪。
       老奶奶哭了三天,愣了一会,说:“不行!我得告它去。”
       老奶奶到了县大堂,高喊“冤枉!”
       县官升堂,问老奶奶:“告什么人?”
“告老虎!”
“告老虎?”
       老奶奶把老虎怎么吃了她的独儿子,哭诉了一遍。
       这位县官脾气倒挺好,笑笑地对老奶奶说:“我是县官,治理一方,我可管不了老虎呀!”
“你不管老虎,只管黄鼠狼?”
       衙役们一齐吼叫:
“嘁!不要胡说!”
       衙役们要把老奶奶轰下堂,老奶奶死活不走,拍着县大堂的方砖地,又哭又闹。县官叫她闹得没有办法,只好说:“好好好,我答应你,去捉这只老虎。”这老奶奶还挺懂衙门里的规矩,非要老爷发下火签拘票不可。县官只好填了拘票,攀出一支火签。可是,叫谁去呀?衙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无一人应声。有一个衙役外号二百五,做事缺心眼,还爱喝酒,这天喝得半醉了,站出来说:“我去!”二百五当堂接了火签拘票,老奶奶才走。县官退堂,不提。
       二百五回家睡了一觉,酒醒了,一摸枕头旁边的火签拘票:“唔?我又干了什么缺心眼的事了?”二百五的心思,原想做一出假戏,把老奶奶糊弄走,好给老爷解围,没想到这火签拘票是动真格的官法,开不得玩笑的。拘票上批明了比限日期,过期拘不到案犯,是要挨板子的。无奈,只好求老爷派几名猎户陪他一块进山,日夜在山谷里猫着,希望随便捕捉一只老虎,就可以塘塞过去。不想过一个月,也没捉到一根老虎毛。二百五不知挨了多少板子,屁股都打烂了,只好到东门外岳庙去给东岳大帝烧香跪拜,求东岳大帝庇佑,一边说,一边哭。哭拜完了,转过身,看见一只老虎从外面走了进来。二百五怕老虎吃他,直往后退。咳,老虎进来,往门当中一蹲,一动不动,不像要吃人的样子。二百五乍着胆子,问:“是是是你吃了老奶奶奶奶的儿儿儿子吗?”老虎点点头。“是你吃了老奶奶的儿子,你就低下脑袋,让我套上铁链,跟我一起去见官。”老虎果然把脑袋低了下来。二百五抖出铁链,给老虎套上,牵着老虎到了县衙。
       县官对老虎说:“杀人偿命,律有明文。你是老虎,我能判你个斩立绝、绞监候。不过,你吃了老奶奶的独儿子,叫她怎么生活呢?这么着吧,你如果能当老奶奶的儿子,负责赡养老人,我就判你个无罪释放。”老虎点点头。
       县官叫二百五给它松了铁链,老虎举起前爪冲县官拜了一拜,走了。
       老奶奶听说县宫把老虎放了,气得一夜睡不着。天亮开门,看见门外躺着一头死鹿。老奶奶把鹿皮鹿肉鹿角卖了,得了不少钱。从此,隔个三五天,老虎就给老奶奶送来一头狍子、一头獐子、一头鹿子。老奶奶知道老虎都是天不亮送野物来,就开门等着它。日子长了,就熟了。有时老虎来了,老奶奶就对老虎说:“儿你累了,躺下歇会吧。”老虎就在房檐下躺下。人在屋里躺着,虎在屋外躺着,相安无事。
       街坊邻居知道老奶奶家躺着老虎,都不敢进来,只有二百五敢来。他和老虎混得很熟,二百五跟它说点什么,老虎能懂。老虎心里想什么,动动爪子,摇摇尾巴,二百五也能明白。老奶奶攒了不少钱,都放在一口白木箱子里。老奶奶对老虎说:“这钱是你挣的!”老虎笑了,点点头。
       老奶奶死了。
       二百五来了,老虎也来了。
       老虎指指那口白木箱,示意二百五抱着。二百五不知道要他去干什么。老虎咬着他的衣角,走到一家棺材铺,指指。二百五明白了,它要给老娘买口棺材。二百五照办了。老虎又咬着二百五的衣角,二百五跟着它走。走到一家泥瓦匠门前,老虎又指指。二百五明白了,它要给老娘修一座坟。二百五也照办了。
       老虎对二百五拱拱前爪,进山了。
       箱子里还剩不少钱,二百五不知道怎么处置,除了给自己买一瓶汾酒,喝了,其余的就原数封存在老奶奶的屋里。
       老奶奶安葬时倒很风光,同族本家:小叔子、大伯子、八侄儿、九外甥披麻戴孝,到坟墓前致礼尽哀。致礼尽哀之后,就乱打了起来。原来他们之来,是知道老奶奶留下不少钱,来议论如何瓜分的。瓜分不均,于是动武。
       正在打得难解难分,听得“呜--昂”,全都吓得四散奔逃:老虎来了。老虎对这些小叔子、大伯子、八侄儿、九外甥,每一个都尽到了礼数,平均对待,在每个人腿上咬了一口。
       剩下的钱做什么用处呢?二百五问老虎。老虎咬着他的衣角,到了一家银匠铺,指指柜橱里挂着的长命锁。
“你,要,打,一,副,长,命,锁?”
       老虎点点头。
“锁上整什么字?--‘长命百岁’?”
       老虎摇摇头。
“那么,‘永锡遐昌’?”
       老虎摇摇头。
“那整什么字?”
       老虎比划了半天,二百五可作了难,左思右想,豁然明白了,问老虎:
“给你整四个字:‘专吃坏人’?”
       老虎连连点头。
       银匠照式做好。二百五给老虎戴上。
       呜,虎回山了。
       从此,凡是自己觉得是坏人的人,都不敢进这座山。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句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老奶奶状告老虎吃掉她的独子。 
发展       。 
高潮 老虎为老奶奶养老送终。 
结局       。 

(2)在本文中,老虎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个性鲜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老虎的形象特点。
(3)本文是汪曾祺对蒲松龄《赵城虎》(《聊斋志异》)的改写。请比照下面原著尾段文字,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改写时是如何进行适度的再创作,从而突出中心思想的。
       妪方怨宰之不杀虎以偿子也,迟旦启扉,则有死鹿,妪货其肉革,用以资度。自是以为常,时衔金帛掷庭中。妪从此丰裕,奉养过于其子。心窃德虎。虎来,时卧檐下,竟日不去。人畜相安,各无猜忌。数年,妪死,虎来吼于堂中。妪素所积,绰可营葬,族人共瘗之。坟垒方成,虎骤奔来,宾客尽逃。虎直赴冢前,嗥鸣雷动,移时始去。土人立“义虎祠”于东郭,至今犹存。
(4)假如老虎会说话,它会在老奶奶的坟前说些什么呢?请你联系全文,发挥想象,将老虎要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80字。
8.作文。
“变”是一个神奇的词,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流动慢慢变化的过程。有些变化,让人无奈,时隔二十年,“少年英雄”闰土变得“辛苦麻木”;有些变化,让人感动,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坚强;而有些变化,让人憧憬,你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付出的努力,让你离梦想变得更近了……点点变化积攒起来,才有了现在的不同!
请同学们围绕“变”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完成写作。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工整规范;(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9.从初中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述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工整规范;(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常用来比喻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工整规范;(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查看全部题目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标签
期末试卷 最新试卷 山西试卷 太原市试卷 2021年试卷 初中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语文试卷
1 2 3 4 5 6 7 8
下载高清试卷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最新推荐试卷
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